首页>>健康 >>正文

【中医指南】脾虚的表现与调理

2025-03-17 11:00:12 来源于:甘肃日报

□ 李佩芳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睡觉会磨牙、流口水,其实这是脾虚的表现。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能调控津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正如《黄帝内经》提到的“五脏化液,脾为涎(唾液),口为脾窍,涎出于口,涎为脾之液”,正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不会溢于口外。若脾胃气虚不和,涎液分泌明显增加,脾的统摄作用失常,就会造成睡觉流涎。因此,睡觉流口水多是脾虚的缘故。

磨牙症是患者在睡眠或清醒状态下出现咬牙的刻板性运动,是常见的口面部运动疾病,中医将其归属于“齘(音xiè)齿”范畴,最早记载于隋代医家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齘齿者,是睡眠而相磨切也。此病主要责之于脾、肝两脏,脾虚风动为主要病机。”

脾对人体的消化吸收以及整个身体机能都有重要作用,可现实中,不良生活习惯、劳逸失衡、思虑过度、饮食不规律等原因都会损伤脾胃,引发脾虚问题。针对脾虚引起的睡觉磨牙、流口水等问题,可通过以下方法调理。

调整生活习惯 平时要注意保暖,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别熬夜。同时,注意纾解压力,放松心情。

调理饮食结构 合理饮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多选择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的食品,如山药、山楂、莲子、薏米、芡实、扁豆、红枣、胡萝卜、香菇等。同时,忌食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柿子、枇杷、梨、西瓜、绿豆等。也不可多吃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如鸭肉、甲鱼肉、牡蛎肉等。

选择运动疗法 平时可多练习传统养生功法,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可帮助修复气机,进而达到健脾祛湿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