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记者 田甜
3月5日,正是惊蛰时节,在阜新市彰武县兴隆山镇老虎村,农机的轰鸣仿若春雷,唤醒了沉睡一冬的土地。田野里,播种机划开解冻的土层,颗粒饱满的麦种簌簌落下,埋入土壤中。连日来,彰武县“麦豆两茬、粮油轮作”头茬小麦陆续开播,拉开了阜新市春播的序幕。
所谓“麦豆两茬、粮油轮作”,是让同一块地一年唱两出“丰收戏”。东北地区受气候条件影响,大多数农作物一年只收一茬。要实现“麦豆两茬”,需要抢先抓晚,从春秋季两头儿抢时间。
彰武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部副部长、正高级农艺师曹友文告诉记者,去年10月,实施“麦豆两茬”的地块就提前进行了秋季整地。今年3月上旬进行小麦播种,7月初小麦收割后随即播种大豆,10月份收获大豆。“小麦保粮,大豆稳油,两茬轮作还能养地。”曹友文说。
保住地温是早播的关键。放眼田间,农机喷洒的液体地膜正凝结成透明“保温被”。据曹友文介绍,在小麦播种时喷施了种子包衣膜,能够增加种子的萌芽能力。同时,喷施液体地膜进行提温保墒,保证小麦良好的出苗率。液体地膜在120天左右就能自动降解。
去年这个时间,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彰武县先达万和农业有限公司种植了100亩“麦豆两茬”试验田。刨去成本后的收益让公司总经理腾永贺乐开了花:“小麦亩产475公斤,大豆亩产160公斤,加上种植政策补贴,每亩地净赚约1200元!”
今年开春,更多新变化出现在田间。在春播现场,腾永贺告诉记者:今年,公司“麦豆两茬”的种植面积扩大到500亩,“我们还准备自己加工小麦粉,提高附加值。”和腾永贺想法相同的不在少数,今年,彰武县“麦豆两茬”实施面积达到1.1万亩,不少农户跃跃欲试。
“今年家里的50亩地都改成了‘麦豆两茬’,国家有补贴,专家提供技术,小麦、黑豆卖价高,比单种玉米能多赚不少,咱农民放心大胆种就是了!”彰武县两家子镇下窝铺村村民魏向春说。
在去年试种“麦茬黄豆”的基础上,彰武县今年还引导农户种植“麦茬黑豆”,鼓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引进黑豆豆腐、黑豆豆油等加工设备,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广袤的田野里,悄然萌芽的麦种也为彰武县沙化耕地治理蹚出了新路。液体地膜的使用可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加大土壤黏合力,减少扬沙。“麦豆两茬、粮油轮作”对彰武地区防沙治沙以及沙化耕地的治理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