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将激光探伤、等离子焊接、3D打印及纳米陶瓷、石墨烯、钛钠合金等最前沿科技用于制造业,科技界因此把再制造列为“改变世界的第六次科技革命”。我国的碳排放是日本的14倍、世界平均值的四倍,而每年燃烧和冶炼的60亿吨矿石是碳排放的主要根源。怎样才能减排与发展并举?再制造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将退役装备直接加工成新品,省去开采、炼焦、炼铁、炼钢、制坯等污染能耗最集中的环节,因此,我国制造业一旦完成向再制造转型,至少可提前20年实现双碳目标。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所说:“如果搞好废弃物的再生,两个世界难题(资源与环境)就同时找到了解决的途径”;习主席在考察格林美电子再制造企业时指出:“变废为宝是门艺术”。
据国家发改委评估,生产同样的装备,再制造比传统制造业平均可降低成本50%、节材60%、节能70%、减排80%;50年内全球60%的零配件、40%的装备将来自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环境代价几乎为零的再制造。按此推算,中国再制造的产业规模将超过20万亿,而全球再制造的产业规模将达到105万亿,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据了解,最新款的摩托罗拉手机70%的零配件来自旧件再制造。新出厂的宝马、奔驰等汽车40%的发动机为再制造产品、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卡特比勒60%的发动机为再制造产品。由于再制造集:高科技、实体经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80%)、军民融合、安置就业(是普通高科技项的5~6倍)、扶贫(拉动经济为1:11)等国家优先发展的产业于一身,因此可以说:再制造是科技进步的里程碑、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创新、是新质产业的突出代表,而谁率先发展再制造谁就将执未来制造业之牛耳。
尽管再制造代表了最新科技成果,但其拆解、组装程序则主要靠世界上最精密的机器——人的双手和大脑,致使人工昂贵的发达国家的再制造成本比我国高出60%;而发展中国家又受限于科技力量。因此专家一致认为:既可发挥国企、央业“技术密集”优势,又可发挥中小企业“劳动密集”特长的再制造产业,符合中国国情,是为中国“量身打造”。近年来,发达国家为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尽可能地采用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炭排放几乎为零的再制造零配件,以至于形成了哪里再制造产业发达,企业就向哪里转移的趋势。据调查,上海建立再制造园区后,迅速吸吸引了卡特比勒、奔驰、宝马等知名企业。
在天津举办的中日韩经济论坛中,日本丰田以及韩国现代向我们表示:争取10年内他们每年生产的2000万辆汽车中的发动机等五大总成50%为再制造产品;4s店中的零配件70%为再制造产品,并承诺一旦中日韩自贸区建立,将率先入驻。日本的富士重工、东工物产、三菱重工等企业以及最近接触的韩国三星电子都曾表示希望把再制造部分放在中国。
放眼全国乃至全球,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分工中处于“中日韩金三角”核心位置的辽宁省最有条件成为世界的“再制造之都”。
作者:刘向群
编辑:吴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