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汤继华 河南农业大学学术副校长,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获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原学者、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等称号。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多个国家自然科学重大研究计划、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
汤继华(右一)在田间为学生讲解玉米授粉技术。河南日报记者 王铮 摄
□河南日报记者 史晓琪 师喆
一件洗得泛白的工作服,一顶尽是毛边的旧草帽,一双沾满泥巴的黑胶鞋,一个大容量军用水壶——河南农业大学学术副校长、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汤继华的车后备厢里,雷打不动放着他的“下地四件套”,说走就走,随时取用。
个头不高,皮肤黝黑,衣服和手上经常沾着泥土——相比科学家这个身份,他的形象更像个忙于耕种的农民。
“做农业科研工作,先要把自己变成农民,然后才能成为了解农民、为农民服务的科学家。”从事玉米育种研究30年来,汤继华始终践行着这句话。
玉米 “解决农民吃不饱饭的问题”
11月15日,还没走到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大楼门口,大老远就看到一地惹眼的金黄。
汤继华行走在一堆堆玉米间,时不时蹲下身,用锐利的目光审视着这些刚收上来的育种材料,连珠炮般的提问把学生问得额头冒汗。
“这两个是不同品种,你看看哪个更好?”他从手提袋里掏出两根玉米,给记者也出了一道题。
两根玉米大小差异明显,掂在手上的重量却差不多。仔细一看,右边这根小一点的玉米籽粒更加饱满紧实,记者由此给出了答案。
“右边这个是我们培育的密植玉米品种MY73,别看它个头小,分量可不轻。”汤继华说,MY73的种植密度能达到每亩5500株,比普通品种多种1000株,产量能增加200公斤,最后落到农户手里都是真金白银。
这还不止。前不久,汤继华团队选育的玉米新品种YD268在一场实地测产会上传来好消息,亩产1182.92公斤,达成技术转让费2680万元,创下我国种业界玉米品种转让费纪录。
玉米,玉米,还是玉米,汤继华一开口,三句不离玉米。记者好奇地问:“您日常生活中就没有什么爱好?”
方才还口若悬河的他愣了一下,迟疑着说:“读书时挺喜欢跑步、打球,但那已经是30多年前的事了。”他笑着摆摆手,“现在一年至少360天都在忙活玉米的事儿,哪有时间发展爱好。”
与玉米的缘分,还要从汤继华小时候说起。
在汤继华的记忆里,儿时每年收完小麦,家里就会种上三四亩玉米。那时候种的品种产量低,一年忙活下来,每亩地还挣不到200元。一大家子要吃饭,还要供兄弟姐妹四人上学,就靠着这几亩玉米艰难过活。
“现在的孩子几乎没挨过饿,但我们小时候是真的吃不饱饭。”儿时“看天吃饭”的经历,深深影响了汤继华的一生。
高考报志愿时,他填报的所有院校都与农业有关。“我从中国农大报到河南农大,再到周口农校(现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心里就一个念头,希望能做些有用的事,解决农民吃不饱饭的问题。”他说。
但要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他还没个头绪。1991年,从河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后,汤继华以农学专业全年级第一的成绩考取本校研究生,也遇到了影响自己一生的伯乐——玉米育种专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陈伟程。
“陈老师对我要求极其严格。”汤继华印象特别深刻,老师把他带到玉米地里,训练他观察玉米间的差异。他花了半个月功夫,每天蹲在地里研究,发现两行玉米“跟双胞胎似的”,株高、宽窄、果实大小、颜色都完全一样。到底不同在哪?他不禁有点泄气。
“后来陈老师告诉我,差异就在玉米叶鞘上的绒毛数量。就这么个不打眼的地方,却是影响玉米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汤继华由此学到了恩师对科研的细致和严谨,更生出了通过育种研究破解玉米高产“密码”的心愿。
育种 “就图个好品种、好收成”
播种面积超6.5亿亩的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用于食品和饲料,玉米还能够加工出2000多种产品,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种子作为玉米的“芯片”,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国家战略。然而,玉米育种周期长、风险大、失败率高,一个新品种从开始选育到能够大面积示范推广,需要经过数十年的磨砺。
在育种目标上,汤继华有些“贪心”——既要高产优质,又要耐密抗逆,还要适宜机收。为着这些目标,他带着团队开展“花式”研究,将开花散粉时间提前,把根系做成抗倒伏的角度,改善株型和籽粒形状……以生产中的问题和实际需求为导向,他把玉米育种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三十年的积累,让汤继华团队在玉米籽粒发育与灌浆、主要病害的抗性、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机理研究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相继申请了10余个玉米功能基因的发明专利,选育出22个通过国审和省审玉米新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示范推广。
“玉米在北方一年只能种植一代,在海南的独特气候条件下,可以种植两到三代。”为了获得产量、品质、抗性等各个方面都更优异的基因材料,汤继华成了玉米南繁北育的“候鸟”,每年要飞往海南不下10次。
这条南繁北育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在海南育种期间,汤继华和团队经历了与天斗、与地斗、与动物斗的种种艰辛。刚播种完的玉米地金贵得很,突如其来的台风,泛滥成灾的老鼠,甚至农户家养的牛,都可能对玉米苗造成毁灭性伤害。
2013年11月,汤继华团队在海南的试验田遭遇了超强台风“海燕”的袭击,所有的实验材料都被洪水淹没,多年心血付诸东流。但这丝毫动摇不了他的决心,“没点百折不挠的精神,还怎么做研究?”
为了方便育种,汤继华经常租住在玉米繁育基地附近的乡下小旅馆。一间房,一张床,住宿费每天只要10块钱。他从不挑剔环境,每天一大早开车下地,饿了就啃烧饼喝矿泉水,往田里一扎就是一天。
授粉期的玉米地,叶子上满是细小的毛刺,划在皮肤上,又疼又痒。层层叠叠的叶子遮起来,密不透风,人在里面捂一会儿,衣服脱下来不用拧,汗水直往下淌。
时间长了,旅馆老板不禁好奇,问他是做什么工作的,这么拼一年能挣多少钱?汤继华半开玩笑说自己是种地的,一年要赔进去几十万元,老板理解不了——每天早出晚归,操劳一年反而还赔钱,这人到底图个啥?
图个好品种,图个好收成,除此之外,汤继华啥也不图。对他而言,这片土地不仅孕育着玉米,更生长着无数人的希望。
育人 “希望学生的贡献比我
“你心中的汤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严谨、勤奋、敬业、努力、正能量……与汤继华的学生们攀谈,得到的答案总是跳不出这些关键词。
“我常对学生说,一个人一生能做成一件事就够了,年轻人要耐得住寂寞、甘于吃苦。”汤继华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导师。对学生,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做有用的科研”。
“什么样的科研才有用?科研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发表文章,你要么‘顶天’,解决基础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要么‘立地’,真正解决生产实践的重大问题。”汤继华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就是最好的总结。
“我家是农村的,我从小就跟着爷爷下地种玉米,对土地感情很深。”河南农业大学“00后”博士生李鑫龙从本科开始,就跟着汤继华开展玉米育种。
有一次,李鑫龙说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汤继华二话不说,为他写了去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参观学习的推荐信。参观归来,李鑫龙骄傲地说:“汤老师,咱们的科研氛围一点不比他们差。”
周六周日从不休息,深夜对学生发来的微信提问也是秒回,只要对学生好就想尽办法促成……汤继华像培育玉米一般,日复一日精心培养着这些学生“苗苗”,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和激励着青年科研工作者。
“我的老师已经90多岁了,仍然坚持在一线工作。前一阵玉米刚收完,他就给我打电话说,今年穗粒腐病比较严重,你可不能坐在办公室,一定要下地查查问题到底出自哪里。”汤继华说,恩师陈伟程的敬业精神和严谨态度对他影响深远,他也希望把这种精神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更令他感动的是恩师曾经说的一句话。90岁生日时,白发苍苍的陈伟程感慨,自己一生做得最正确的事不是选育了多少玉米品种,而是培养了很多像汤继华这样的优秀人才。
“希望等我垂垂老矣的那天也能这么庆幸,我这辈子培养了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能作的贡献比我更大。”汤继华坚定地说。
科学家寄语
像作物一样成长
与新能源、量子信息等风口行业相比,农业似乎没有那么高大上,但我们能三五年不换手机、电脑这些电子产品,三五天不吃饭可不行。因此,衣食住行这些基础领域才是永远的朝阳产业。
回望这三十年的玉米育种经历,我深深感受到,一个人的理想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相结合,是最幸福的事。现在主动学习农业的孩子越来越多了,看到报考河南农业大学的学生数量逐年上涨,我非常欣慰。
我在实验室里挂了三条横幅,上面是送给学生们的三句话,分别是人生阶段性、作物季节性和科研时效性。作物生长的季节性十分明显,人生和作物何其相似,作为研究作物的人,更要准确把握研究对象的季节性和科研的时效性,需要当下解决的问题绝不能拖延。
这三句话也是我对所有投身农业科技的年轻人的期望。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让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期待这些年轻人像作物一样茁壮成长,未来能紧紧围绕国家和产业急需进行有组织有用处的科研,推动更多农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