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城乡新闻网 (官网 ) ,城乡经济,城乡文化,城乡特产,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数字乡村,三产融合,农业现代化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重大国策 振兴要闻 经贸参考 经济前沿 特别报道 复兴要略 民生民声 政策解读 规划与示范 安全与健康 数据新闻 内外双循环 城乡中国 现代农民 三农博览 乡村新时代 治理与法制 科技全景 乡愁拾遗 供采资讯 机构动态 智慧发展 期刊杂志 在线视频
网站首页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特别报道

帮扶干部就该有个“样儿”

时间:2016-11-16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城乡新闻网 点击: 7278 次
0

帮扶干部该是什么“样儿”?身着百姓衣,口说本地话,怀揣为民心。面对组织要求能够“下得去”,面对艰苦条件能够“留得下”,面对困难形势能够“干得好”。方针政策烂熟于胸,实际情况了然于心,挽起袖子甩开膀子苦干几年,敢让“旧貌换新颜”。如此才于组织无愧、于群众无憾。

    干部有“样儿”,帮扶才有效。沈浩帮扶小岗村6年,抓基础、调结构、惠民生、促转型,让“一朝迈过温饱线,三十年难进小康门”的小岗村面貌大变,而他年仅46岁的自己却倒在岗位上;未过而立之年的杨波在贵州海拔最高的自然村——海嘎村一待就是三届,瘦小的身影六年来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山山岭岭、家家户户,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驻村工作里。六年时间,“茅屋遍地”的海嘎村变身为国家4A级风景区。事实证明,以百姓心为己心,以扶贫事为己事,干部有个“样儿”扶贫工作才能“踏出痕、抓出印”。扶贫攻坚只剩“最后一公里”,“第一书记”们功莫大焉。

    当然,主流之外也不乏“支流”。放眼实际,少数“书记”就是状态不佳担不起“第一”的责任。有的人惯喊口号,实际当中却“撂挑子”,面对困难局面思路匮乏局面就是打不开;有的人讲理论滔滔不绝如“赵括”,工作上却乐于“走形式”似“叶公”,尽做些刷“门脸儿”造“盆景”的“场面活儿”,归根到底还是为追求“政绩”;有的人“注重形象”,“穿着西装”入户走访、留下照片“交材料”,说话“哼哼哈哈”走路“背手挺胸”,表面是访贫问苦实则就是在“装样子”……着装入不了群众的眼,说话入不了百姓的耳,办事暖不了乡亲的心。怪不得群众抱怨,“哪有帮扶干部的样子?”!

    少数帮扶干部“没范儿”,症结何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状态不佳源于心态不正,归根到底还是觉悟不够。个别人总认为下乡就是“锻炼”、扶贫就是“镀金”,“身”在基层“心”在城,“熬上三两年回去就提拔”……满脑子“回城提拔”、满心思“应付检查”,如此考量,岂会“挖出穷根儿”?不过就是井底的葫芦——在“下边”漂着。

    毫无疑问,对于“范儿”不够的干部不闻不问,势必使扶贫效果“注水”,也会让党和政府形象“打折扣”。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完善帮扶干部绩效考核体系,使考核结果与激励表彰、评先选优紧密相连,让扶贫效果直接影响帮扶干部“进退留转”,让“没样儿”的干部丢帽子、“没劲儿”的党员挪位子,彻底剔除帮扶干部队伍中的“南郭先生”。如此,个别人的“不良心态”才能扶正、“不在状态”才能纠正,才能在扶贫大业中干出点“样子”!

责编:三丰   晓敏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

复兴要略

更多+

振兴要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主管: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

主办: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承办:北京华文共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顾问:金启涛 主编:朱志福 执行主编:谢谦诚 副主编:谢立平

电话:010-67056229

Copyright©2016-2023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城乡新闻网

京ICP备160374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