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海楠
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4年经济工作“划重点”。其中,“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作为重点任务之一,为2024年区域经济工作明确了方向。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需要确保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通过一体化布局谋划,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果。
消费潜能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动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征学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县、乡的巨大消费潜能,正在为县域发展带来全面牵引作用。比如,吃、穿、住、用等基本生活类消费持续稳定增长,正成为城乡消费的重要特征之一。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回升,显示出其相较于城镇居民更强劲的消费潜能。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530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8.8%。其中,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998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9.0%,增长势头继续好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值得一提的是,农村的主要消费场景,大多集中在县城范围之内,由此也带来对县域交通、物流、商业等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
“随着交通等传统基建,以及数字技术发展和5G基站建设等新基建向广大农村地区覆盖,农村消费逐步呈现出与城市消费相似的特征。这将对进一步释放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加速扩大内需战略落地带来直接利好。”黄征学认为。
在加速扩大内需战略落地的系列举措中,绿色家电下乡、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激活县乡消费的政策不断迸发成效。
在黄征学看来,现阶段,用好消费政策,激活占我国消费市场近四成的乡村两级消费市场的潜能,不仅对稳住整体消费形势有着重要作用,也对带动投资、消费向县乡倾斜,继而为今后持续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积蓄更多、更持久的动能。
加快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才能实现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继而通过一体化布局谋划,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果。”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汪浩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找准施策重点,不仅可以让针对性政策有的放矢,而且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县城,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纽带,是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的重要载体。
“把县城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的定位,正是找准发力空间的关键之举。”汪浩认为,为满足发展需求和功能定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在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吸引人口和产业向县城集聚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上发力。
与此同时,促进城乡之间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指日可待。
在汪浩看来,城乡融合发展本质上是要统筹安排、规划实施,以服务和设施的均等化带动巨大的项目建设需求,同时也对产业引进做好重要的前期准备。
“在实践中,需要加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汪浩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需要不断强化县域功能,提高县城的辐射力和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