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通讯员 刘婷婷
11月24日,紫阳作家黄志顺再一次来到紫阳县毛坝镇染沟村村民陈道奇家。他熟络地和村民围坐在院子里,有说有笑地聊着发生在毛坝镇的增收致富故事。
近年来,省作协牵手位于秦巴山区腹地的毛坝镇,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学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走出了一条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探索之路。
种下文学“种子”
在毛坝镇,文学公益讲座是一个定期开展的活动。9月7日,作家王晓一来到毛坝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中间。“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位作家。”“我也是。”“还有我。”……在王晓一的文学公益讲座上,毛坝镇中心小学的学生踊跃发言,大声说着自己的梦想。当王晓一问他们要写什么内容时,孩子们的情绪更是高涨,抢着回答:“我要写爷爷讲给我的故事。”“我要写一本盖世英雄的书。”……
轮到一个小女孩时,她低声说:“我想把对妈妈的思念写成一本书,寄给妈妈。”话音刚落,热闹的教室突然安静下来。
毛坝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九成是留守儿童,他们都很思念父母。王晓一见此,鼓励孩子们用文字记录心中的梦想和情感。他说:“你们生长在群山之中,但你们远大的志向,终会让你们走出大山,拥有精彩的人生。这一过程中,文学将会是你们最好的朋友。”
近年来,省作协“文学润心·精神铸魂”送文学进基层系列活动在紫阳县多所学校开展,参与学生4万余人次。这些活动,让文学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他们在文学作品中汲取精神养分,树立远大理想。
培育文学队伍
“能用文字记录家乡,绵延不断的乡愁就有了寄托。”7月,在毛坝关采风调研时,黄志顺高兴地说。他的作品《守望》生动展现了任河两岸的绮丽秀美及人文底蕴。
“任河的潺潺流水声,就像在讲述秦巴山中一个生动久远的故事。”随省作协采风团来毛坝镇的作家吕志军,望着清澈的任河水深情地说。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8月12日,在紫阳县政府的会议室里,与会者热烈地讨论着《紫阳文化丛书(第二辑)》。省内知名作家齐聚于此,探讨文学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在省作协的支持下,这样的文学研讨活动已经在紫阳各地开展了多次。
近年来,省作协着力培育紫阳的文学队伍。目前,8部以紫阳县乡村振兴为题材的作品相继出版,一批紫阳本土文学人才涌现,形成了一支有影响力的本土作家队伍。他们用细腻的情感,独特的文学视角,浓浓的乡土味,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搭建柳青书屋
“孙女每天都嚷嚷着让我讲故事。只要有闲暇时间,我就来这里看书,晚上回去再讲给孙女听。”11月20日,在毛坝镇柳青书屋,染沟村村民辛明洲说。与他一起看书的村民张文书说:“我就爱看历史书,有时候一看就是几个小时,都忘记吃饭哩。”如今,毛坝镇柳青书屋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心中的一座“精神粮仓”。
为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在省作协的帮扶下,2020年,毛坝镇建起柳青书屋。今年,省作协又为书屋送来了800册优质图书。截至目前,毛坝镇柳青书屋的图书总量已有3000余册。
初冬时节,染沟村村民陈中林家门口的柿子树上挂满柿子。陈中林正忙着摆放院子里大大小小近20个花盆。“院子收拾整齐后,准备在这里建一个读书角。”他笑着说。在文化氛围的浸染下,如今,村民纷纷自发建家庭读书角。读书逐渐成了大家的一种生活方式。
毛坝镇党委书记伍鹏说:“下一步,在省作协的帮扶下,我们将坚持让‘群众唱主角’,不断提高农村群众在文化活动中的参与度与获得感,持续挖掘文化特色,培育文化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