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 >>正文

古城博物馆收藏集锦(五)

2024-01-03 10:02:03 来源于:中国城乡新闻网

图片14.png

官路界界石与清代手提信号灯

山海关北洋官铁路局界石:在2017年的一个星期天,同往常一样,去秦皇岛古玩市场去淘宝,在众多的古董滩上,我一眼就看到一块刻有“官路界”石碑,我急忙问他:“这块石碑是从那里发现的?”他说:“是从在昌黎铁路工作过的一名老工人,那里收购的,老工人是在前几年在铁路线上附近施工中发现的,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石碑,还断了一半?”我听后如喜若狂,按老规距马上进行了讨价还价,最后如愿得到了这块“宝贝”。   

图片9.png

 官路界界碑

查阅历史资料得知:1890年,天津至古冶间铁路称“唐津铁路”,归开通后,不久,清政府出于加强东北边防的考虑,决定改用官款继续将“唐津铁路”延至山海关。《中国铁路大事记》有如下记述:“1891年4月21日,清廷颁发上谕,决定……先修关东铁路(自古冶经滦州、山海关至东北奉天等地——笔者注),着派李鸿章督办一切事物……每年筹拨之银200万两,自本年起移作关东铁路专款”“1891年6月30日,李鸿章为筹建关东铁路,奏准在山海关设立北洋官铁路局,派记名提督周兰亭和直隶候补道李树棠为总办,英人金达和柯克斯分任总工程师和工程师,主持路工。这是中国官办的第一条铁路”。“官路界”石,也就是山海关北洋官铁路局在山海关和沿线所设立的界石,简称“官路界”,设置年代大约为1891年至1894年之间。

这块“官路界”石,呈长方柱形,尺寸为190毫米×250毫米×560毫米,是用老青石制作的,虽然断裂有残缺不太完整,但是“官路界”三个字却十分清楚可见。                              

清代山海关信号灯:不久,我又从山海关一位铁路老物件爱好者那里,又收到了一个请代信铁路手提信号灯,据这位爱好者讲:“这盏信号灯,是清代山海关车站所用的第一盏信号灯,这是我从一位老铁路工人那里收到的,我看你搞博物馆,里面有多盏信号灯,这盏灯就卖给你了,放到博物馆大家都能看到。 ”

在清代信号灯是指挥行车的重要工具,因为当时还没有电,也没有电池,所以当时地面还没有行车信号灯,所以全靠手提信号灯来指挥行车。因为所拉车箱很少,就有几节,所以所用信号灯体积也非常小。这盏灯体积很小,三面为红色,最里面有一小煤油灯。灯的外面铁皮上面刻有“双钱”標志,也有人说:这种形式的信号灯,最早是由山海关铁工厂(山海关造桥厂前身)制作的。     

图片10.png

 清代信号灯                   

清代外国人在山海关经商登记册

现古城博物馆内珍藏一本清朝末年外国人在山海关经商登记簿,这是研究洋务运动时期外国人在山海关经商的最好见证。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内河航运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A.更多的沿海城市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B.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C.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D.外国人可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

光绪年间外国人在山海关经商,主要集中在南大街和火车站前附近,山海关天主教堂最初建于西门外小白桥附近,后移到西大街。其传教士遍及临榆县内。其中有一页是这样写的:课金申告表(相当于现营业执照副本),里面有住所、姓名、地址、经营项目、资本金(投资金额)、经营年限等等。其中一张是这样写的:明治四十年(1908),由朝鲜人金光玉,投资金额五万元,在山海关南门外,开永盛银号申告表。

而另一页则是这样写的:明治十六年(1883)日本人松本文太郞,在山海关教军场所东三条胡同十号,经营开搬运业务。

在清朝山海关作为一个税关,是在清代前期随着东北沿海贸易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山海关所辖税口30余处,既包括东北沿海各州县的海口,也包括奉天西部锦州府与直隶交界的“柳条边”沿线的陆路税口。税收资料显示,该关所征关税至少70% - 80%,甚至90% 来自东北沿海各州县的海口,东北与南方各省的海船贸易是山海关税收的主要来源。因此,山海关实际上应属沿海税关。在古城历史博物馆里面,还珍藏一张清光绪年间”山海钞关“的税单。

图片11.png

朝鲜人经营执照

图片12.png

日本人经营执照

图片13.png

税单


供稿:山海关收藏家 大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