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 >>正文

读书|海派文化与时尚的多元关系

2023-12-07 11:19:08 来源于:文汇报

《海派时尚文化研究》通过对海派文化与海派时尚的关系研究,明辨两者互为因果的原理,解决文化之于时尚源动力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梳理了海派时尚的体系、形态、产业等构成要件,梳理出文化与时尚在经济、社会、艺术、团体、素养、事件、产业、商业、生态等方面的形式逻辑、对应关系和内在关联,着重文化的精神层面和审美范畴基于时尚意义上的理解。以国际五大时尚之都为鉴,深入研究植入海派文化基因的海派时尚所应该具有的诸多表象特征和独有气质,以及融入立足于当代意义的上海城市精神和“大时尚”概念。以“人身时尚”为海派时尚研究主线,勾画出既立足于当下的“经典海派”,又放眼于未来的 “新锐海派”的海派时尚地图。在当前社会以时尚为经济发展重要引擎的情势下,本项目将海派时尚置身于海派文化同等重要的视域中,研究形成和扩大内需消费市场的时尚风向标,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现实性,可以为助力上海“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品牌之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积极有益的尝试。

《海派时尚文化研究》,刘晓刚 主编

,黄士龙、顾 雯、唐竭婧 著,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文选读:

海派时尚之时代性

时尚应时而生,有一定的周期性,每个时代都会产生适合自身需求的时尚。由于时尚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故新的时尚必然是新时代的时尚表现。一般来说,海派时尚文化自诞生以来,根据社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老海派”“新海派”和“后海派”三个时期。

“老海派”——成型期

海派时尚之“老海派”,也称“旧海派”,主要是指海派时尚诞生之初至新中国成立,也就是海派时尚的成型期,其中以民国时期的表现最为典型。“老海派”时尚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衣、食、住、行及娱乐等,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中,在服装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海派女装——旗袍。

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袍服,辛亥革命后日渐式微。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种类似直筒式、倒大袖的改良旗袍问世,也就是后人所谓的“新旗袍”,倒大袖又延伸出独立短款成当年之时尚。尽管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有点其貌不扬,过于方正臃肿,但其日后的“风情万种”却由此孕育。例如,后来沪上著名的交际花薛锦园就在该旗袍款式的整体造型上略作修饰,并在四周镶上一圈珍珠花边,顿时使其光彩夺目,令人眼前一亮。这种新旗袍被称为“薛锦园式旗袍”,风靡当时的上海滩。之后,以此“新旗袍”为基础,通过袍身、裙衩的改良和穿着配饰上的各种创新,如吸收舶来品之丝袜、高跟鞋的搭配等,使女性的整个服饰形象大为改观。从此,旗袍成为海派时尚文化的一种标志。民国时期,旗袍作为流行女装,吸引着人们的广泛关注,无论年纪大小,几乎所有女性皆以旗袍加身为时尚(摩登),同时,上海旗袍也成了中国时尚女装的楷模。另外,民国时期的流行男装——中式袍褂与西服洋装(图4-3),与旗袍共同构成了“老海派”服装穿着的时尚经典。

民国时期旗袍风采

除了服装,餐饮食品也是海派时尚的代表。上海的餐饮食品,尤其是小吃点心,是经过几代人的传承积累逐渐形成的。民国时期,上海以本土为基础,吸取了苏、锡、宁、甬等众多地方风味的饮食点心之精华,并融合本地餐饮习惯,形成了具有浓油赤酱风味特点的海派餐饮文化。其中传统点心如生煎馒头、蟹壳黄等是上海典型的海派美食。上海人称包子为“馒头”,南翔小笼即为“上海馒头”的代表。另外,由于欧洲人的到来,西餐也随之被引进。其中,罗宋汤受到人们特别的喜爱,几乎每个上海人都有做罗宋汤的经历。如今享用番茄、土豆、香肠等食材做的罗宋汤,与其说是吃西餐,倒不如说是回味一种上海味道。历史悠久的红房子西餐馆、德大西菜社是上海西式餐饮的代表。

“上海馒头”的代表——南翔小笼

上海西餐馆的翘楚——红房子西餐馆

“新海派”——蓄能期

“新海派”之蓄能期是指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这一时期的海派时尚文化发展可谓厚积薄发,经历了一个先抑后扬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上海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于是,上海人对时尚的渴望和追求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革命化”时尚,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多元化时尚,都是人们追求时尚的一种本能反应。改革开放后的上海根据中央的要求,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指示下,以加快经济建设为政府各项工作的主导方针,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1983年,使用了近30年的“布票”等制度开始被取消,迎来了纺织业(包括服装、服饰业等)的新发展、新格局,上海人的穿着风貌迎来一波新的浪潮,与此同时,海派时尚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新海派”的时尚形象比较开放、自信。如20世纪80年代,上海的年轻人将当时还被视作奇装异服的喇叭裤、牛仔服、超短裙等当作时髦,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此类“引人注目”的装束。与此同时,风靡服装市场的西服、风衣、夹克衫、猎装等西式服装也是上海时尚男女的热衷选择。海派服饰的新时代就此揭开序幕。

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上海举办了首届面向全国和世界的专业时尚活动,即“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此举为上海时尚文化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之后,中外时装设计师发布会、上海国际服装博览会、国际时装学术论坛、服装流行趋势发布、国际服装设计大赛、国际时装模特大赛等系列活动相继举办,它们既是时尚设计师展示才华的难得的平台,又是上海与国内外时尚人士开展交流、切磋的重要窗口。从整个社会效果来看,上海各类时尚文化节等时尚活动不单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和发掘人才的时尚文化类活动,还有推动海派时尚文化,尤其是上海时尚品牌快速发展的意义。

除服装之外,“新海派”的时尚文化与工业文明的成果息息相关。如上海人在满足了“三转一响”的基础上,又转而追逐电视、冰箱、洗衣机、收录机,也就是新“四大件”(主要为凯歌、申花、双鹿、红灯等上海品牌)。从此,上海人的时尚追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人们对时尚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启了海派时尚文化的新时代。

“新海派”月份牌时尚在20世纪80年代推陈出新,脱胎于旧上海月份牌的艺术挂历在上海一经面世就风靡市场,成为开展经营业务的有效融合剂。尤其是香港、广州等地的版本,更深得社会认同,成为送礼佳品。此等热门非卖“艺术品”,沪外人士若得之更是视为珍品。这一事物也是值得回忆的“上海时尚形象”。

当时的艺术挂历是上海市民购买、交换和收藏的时髦物品

《大西洋底来的人》《第一滴血》《姿三四郎》《排球女将》等影片,及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举枪夺魁打破我国奥运会金牌“零”的历史,这些影视作品、体育赛事、重大文化事件等方面的时尚因素和人物形象,正是唤醒上海人时尚心理的催化剂,为青涩懵懂的“新海派”走向精彩缤纷的“后海派”储备了能量,量增质加的蓄能期加速了“新海派”提前跨入“后海派”时代。

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海报

“后海派”——升腾期

所谓“后海派”之升腾期,是指21世纪以来海派时尚文化的发展期。进入21世纪,国家的基本政策和发展纲要对上海的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上海要加大城市文化发展的力度,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以及文化载体的多元化传播和构建文化营销的国际网络。针对国家层面的文化政策要求,上海更加坚定了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决心,特别是海派时尚文化的大发展。现时,上海人的基本生活水平早已今非昔比,人们的社会生活、经济收入、住房条件和生存环境等大为改善,尤其是物质的极大丰富,产品种类的多样令人眼界大开,视野更为开阔。与国际接轨,与科技为伍,成了21世纪最基本的时尚要素,是衡量当代上海人时尚与否的新标准。

21世纪是网络时代,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平台更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的重要依托。网上可以买卖包括服装、化妆品、日用品、餐饮和食品等几乎所有东西,也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示自己或他人的美好形象,事实上这些网络行为已成为平时生活中的“常规动作”,并且是未来人们表现时尚风貌最为依赖的重要手段。

海派时尚文化的发展必须依靠上海城市的文化建设,只有上海成为国际文化大都市,海派时尚文化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海派时尚设计品牌正在聚集发展动力,改变原有框架,不断构建和强化品牌效应,以助力上海国际时尚之都的早日实现。作为海派时尚的主力军——服装、饰品等时尚产品,正以创新再造的方式大胆地深入探索,新生代设计师层出不穷,在规范中寻求打破常规,在束缚中寻求自我突破,从而发挥自由的想象力去追求具有海派文化属性的时尚服装。

21世纪初的20年,得益于中国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海派时尚一路高歌猛进,纵横拓展,左右逢源,其发展速度和丰硕成果是上海历史上任何时期从来没有过的。从纵向看,原先传统的时尚主体得到了升华,一大批纺织服装上市公司破土而出,无数本土品牌构成的市场体系愈发成熟。从横向看,越来越多的其他行业具备了时尚特征,纷纷加盟并促成了“大时尚”产业,形成了“千军万马奔时尚”的滚滚洪流。从国内看,海派时尚更加增强了城市文化自信,重视了海派文化传承,认清了自身发展目标,被政府认定为城市支柱型产业。从国际看,海派时尚扩大了与世界时尚圈的交流,加大了全球时尚资源的引入,得到了国际时尚产业的逐步认可。随着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产业格局的调整到位,全方位立体型的海派时尚文化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升腾期。下图中的“800秀”位于上海市常德路800号的上海人民机电厂原址,占地27亩,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此类“修旧如旧”的中小型创意园在上海市区遍地开花。

地处上海闹市中心的800秀创意园

作者:

编辑:蒋楚婷责任编辑:朱自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