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动书香》主持人:宸维
主持人宸维具有十三年的主持经验,知性而极具亲和力。
曾在省台制片并主持电视名人访谈《新时代先锋者》并
荣获第三十届吉林省电视文艺丹顶鹤奖文艺栏目类二等奖。
曾制片并主持省广播黄金早高峰访谈等精品栏目。
现为长春广播电视台FM99.6/FM90.0双频节目主持人。
嘉宾
王建议
笔名舰翼
中共党员
荣复军人
经济师
长春作家协会会员
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吉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崔跃
吉林省朗诵艺术学会理事
朝阳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吉林省老年大学 特聘教师
主持人:王建议是一汽这片热土上成长起来的“工人作家”在一汽工作生活了几十年,从一线生产岗位到一汽总厂机关。在工作之余,一边坚持读书,一边坚持创作,并发表了一篇篇深受汽车工人喜爱的,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报告文学作品。下面就请建议老师谈一谈您在读书和创作方面发生的故事?
王建议:首先要感谢您6年前主持的我的新书《大国红旗》读者见面会。您的主持风格和主持艺术给我留下了深深地印象。每每回忆起来仿佛就在眼前。今天,我非常高兴地来到《声动书香》。我也在现场,感受到了一种沁人心脾的悠然书香和美丽声音。
弘扬主旋律,书写新时代,为广大读者提供鲜明的正能量的报告文学作品,是一个作家的责任和义务。就读书和写作而言,我的一点体会是,读书拓宽了我的视野,读书使我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仰望星空;写作让我走上了一条铺满格子的寂寞和快乐之路,写作让我用作品践行着我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同时也践行着我年轻时候的作家梦。
读书告诉我,大千世界是千姿百态的,也是五彩缤纷的;写作告诉我,社会生活是酸甜苦辣的,也是五彩斑斓的。要想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就必须阅读大量的名著名篇。如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我省作家乔迈的《三门里轶闻》,作家任林举的《粮道》,作家李发锁的《列车,不停止运行》等等。
这些著名作家的报告文学作品,每每读来,都让我热血沸腾。同时,也一次次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撞击。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开始写作报告文学。我的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反映红旗轿车厂老电焊工人、劳动模范雷树森的。他是一位在红旗高级轿车车身喷漆补漆方面有着“ 工厂大工匠 ”之称的响当当的人物。报告文学《七彩的追求》在《解放》杂志发表后,受到了广大汽车工人和读者的喜爱。反映特别好。后来我又相继发表了反映一汽改革创新,跨越发展的报告文学,《三开间的壮举》、《老部长情系红旗》、《走出谷底》、《七彩的亮点》、《热土》、《独闯总经理办公室的年轻人》、《走出谷底唱大风》、《“老少边穷”—跃成为“小型巨人”》、《做一片春天的绿叶》等等。这些报告文学作品发表后,受到广大一汽人的好评。
主持人:走进一汽,走进这座有着70年辉煌历程的大工厂。你会发现,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座绿树环绕、绿茵掩映的花园式大工厂。好多年以前,您有一篇获奖报告文学《做一片春天的绿叶》,写的就是绿化工人建设一汽花园式工厂的故事。请您谈一谈写作发表这部作品前后的故事?
王建议:的确如此。一汽是全国闻名的现代化的花园式大工厂。
我撰写的报告文学《做一片春天的绿叶》,发表在《长春日报》君子兰副刊上。当时的确是有着很大的反响。那是1991年,是建党70周年华诞。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中共长春市委组织部、长春日报社、长春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行《脊梁文学征文》。这次征文活动规格之高、分量之重、范围之广、要求之严,那真是前所未有的。作家朋友们都知道,作为省市一级的征文活动,是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和诱惑力的。我当时问自己,写什么好呢?写什么能一举中的呢!我感到写诗歌分量有点轻,最后我还是决定写报告文学。于是,我星期天不休息,深入一线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采访了在汽车城绿化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代表雷春元,他是汽车城建设花园式工厂的代表性人物。1991年4月2日,我的报告文学《做一片春天的绿叶》征文在长春日报君子兰副刊发表。将近三千字啊!编辑还给配了插图。真是做梦都不敢想啊!
现在,当你走进一汽,呈现在你眼前的仍然是一座充满了鸟语花香的,生机盎然的绿色汽车城;这也是传承,一代代工厂绿化建设者的美好传承,报告文学作品有着鲜明的思想性和时代性。它所表现和反映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中发生的,让人心灵震撼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主持人:报告文学作品有着鲜明的思想性和时代性。写一汽劳动模范,写科技创新团队的带头人,写新红旗引领国产轿车市场前沿,写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大国工匠。写一汽在第二次、第三次创业中的奋斗精神和品牌价值。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建议老师的来自汽车城的报告。
王建议:我在报告文学中所书写的和弘扬的几乎都是一汽的劳动模范和典型人物,有的还是人大代表。像雷树森、张振江,李黄玺、李凯君、齐嵩宇等等。他们都是从汽车生产第一线,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有的人还走上了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光荣的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他们是一道道光,照亮了更多的人。作为带引号的“工厂作家”,我有责任,有义务宣传他们,让他们成为我报告文学作品的主人公。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吉林日报整版刊发报告文学《中国一汽:共和国汽车工业的旗帜》。主要写一汽率先进入年产百万辆级汽车企业,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先锋旗帜。写一汽三代人攻坚克难,踔厉奋发的创业精神,写一汽人筚路蓝缕、挑战风险、改革创新的艰辛历程。写一汽人不负众望,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辉煌成就。
2008年,吉林日报整版刊发报告文学《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大发展》,主要反映长春汽车专高为我国汽车工业培养复合型急需人才的高等教育成果和成就。(现长春汽车职业大学)。
1986年2月15日,中国机械报刊发我的作品《三开间的壮举》。1998年在中国机电日报副刊发表《老部长情系红旗》。这篇报告文学发表后,在全国汽车行业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响。它写出了中国的公路要跑中国轿车的民族尊严,写出了一汽人要全方位打造中国红旗轿车品牌的强烈自主意识和雄心壮志。报告文学《摘取八万辆的桂冠》,主要写一汽从建厂时期的年产3万辆,到八十年代末期,经过艰苦卓绝的换型改造工程,终于实现年产量翻一番、基本接近翻两番的历史性突破和伟大壮举。
主持人:从喜欢读书到爱上写作到发表作品。请问是什么原因或者是受哪些影响,使您喜欢上读书和文学创作的?
王建议:我的读书和写作的爱好,是受父亲的影响最大。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父亲总是在看书写字,也不知道在写些什么。只知道家里有很多的书,像《石头记》,就是老版的《红楼梦》。还有不同版本的唐诗宋词等等。父亲当时在市政府工作,写材料经常要写到深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里有大书架的并不多,父亲就有一个自己做的大书架。家搬到哪里,那个大书架就搬到哪里。
我目前也有上千册藏书,其中有一部分是父亲留给我的。我爱看书,也喜欢默默的读书。闲暇的时候,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感觉是十分的惬意和幸福。
书读多了,就有了一种自己也要尝试着写的冲动。当然想法是好的,可写起来真是吃辛苦啊!文学创作的艰辛磨练了我的意志。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伴着东方的启明星还在一个字一个字的写着。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诗歌、小说作品变成了铅字,并相继在省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后来,我又迷上了报告文学写作,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主持人:作为一名在一汽这片热土成长起来的工人报告文学作者,撰写宣传一汽的大事件,大变革,应该是你的一种责任和义务。那么,我还知道,建议老师还将笔触涉猎到长春建设的各条战线和各个领域。也发表了一些比较有社会影响的报告文学作品。请您谈一谈这是您的责任还是任务?
王建议:为读者提供有营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也可以说是为读者提供必要的精神食粮。这首先是作家或者说是作者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但有时候也是一种任务,就是作为一名作家,你还要必须完成作家协会交给你的创作任务。还有就是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
我从部队复员来到一汽后, 一汽的文化氛围,激发了我对于文学创作,特别是报告文学创作的激情。我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报告文学作品,主要涉及下面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写一汽、写一汽人的创业故事和精神风貌,写一汽换型改造、自主研发新产品。写以一汽为代表的我国汽车工业的历史巨变。这是来自一汽的作品,也是来自汽车城的报告。
如《中国一汽:共和国汽车工业的旗帜》在吉林日报发表后,反响强烈。
第二个方面就是写长春,写长春这座城市的创新发展。
比如我在吉林日报相继发表了写长春汽车高专的报告文学作品,《为了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并被吉林教育网转载。写金融业的报告文学《构建金融业的“金字塔”》。写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长春五五研究所的《在创新中跨越发展》。比如刊登在国家一级杂志《企业研究》上的报告文学作品《大国儒商——曹和平》,发表后也获得了读者的好评。写全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魏崴,《创新联盟办学模式.政企校汇聚正能量》等等
主持人:报告文学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文学载体。也是弘扬主旋律,反映时代创新发展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它有着鲜明的思想性和感召力,有着生动感人的时代性和影响力。
您从最初时在汽车工人报报纸上发表的“豆腐块”文章,到在长春日报发表的三千字的报告文学征文作品;从三千字到五千字,到发表超过一万字的报告文学作品。建议老师在报告文学的创作上,可以说是废寝忘食,不畏艰辛,苦苦追求。先后发表了几十篇比较好的报告文学作品,其中一些作品有着很好的社会影响。这可以说是小有成就,那么请您谈一谈你在报告文学创作中的感悟或者说是体会?
王建议:对一个有作家梦的作者来说,我感到,看书学习是根,创作作品是魂。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
我16岁当兵,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大熔炉里锤炼了三四年。复员来到一汽后,特别是业余时间走进了文学创作的一个新领域。因为没有上过大学,这就需要我补充短板,进行更好的文学创作。于是我参加了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的学习,并参加了吉林省高等自学考试,经过多年的努力,获得了东北师大汉语言文学大专毕业证。这对于我的文学创作可以说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丰富的知识营养。再加上我来自一线,来自生活的最前沿。又加上刻苦努力。因此,我在报告文学的创作上还比较说是游刃有余,发表的作品有一定的读者群,有一定的社会反响,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同时,这也是我继续创作的力量源泉。
我的长篇小说《大国红旗》是吉林省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我在一些章节上的创作上,也尝试着融合了一些报告文学的写作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报告文学作品是有生命力的。
主持人:我们知道,报告文学作品有着广泛的读者群,一些年轻的作者也喜欢创作报告文学。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好报告文学作品呢?请您结合您的创作实践谈一谈您的想法,或者说是创作经验?
王建议:经验不敢讲,只是报告文学作品写的多了,并有一些作品发表在国家,省市一级的报刊杂志上,算是有一些成绩吧。
我感到要写好报告文学,首先作者要热爱新时代火热的社会生活,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深耕细作,汲取鲜明生动的创作素材。特别是面对好的创作题材或者是领军人物的故事,一定要有十二分的创作激情,要持之以恒,总会有收获的。
主持人:您在《大国红旗》读者见面会上曾经说过,文学和思想一样,都是有生命力的。只有让心灵动起来,你的文思才会犹如泉涌一般激情喷发,只有让心灵动起来,你笔下的每一个文字才能变换成闪光的珍珠。只有让思绪飞扬起来,你的文章才能像小溪流水一样充满柔情。只有让思绪飞扬起来,你的文章才能像绿丛中的花儿一样绽放,像天上的鸟儿一样飞翔。说的多好啊!我们期望建议老师在今后的读书写作中能够创作出更好的更加深入人心的报告文学作品。
王建议:长春的故事,长春的变迁与发展,长春的成就与辉煌。值得长春的作家朋友们用小说、诗歌、散文的形式,用报告文学的形式去展现,去表达,去反映和讴歌。
我也期望:我笔下的报告文学作品,是春天里温暖的风,是夏日里激情的雨,是秋天里最美的夕阳,是冬天里燃烧的雪。
目前,我正在计划创作一部反映一汽汽车城建设的纪实文学作品。因为今年7月15日,是一汽出车70周年华诞。是一个值得长春人纪念的日子,也是我国汽车工业的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也期望我的这一部纪实文学作品早一天与读者见面。
编辑:吴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