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成栋 燕巧
四川省全国“放鱼日”活动今日在南充市举行,这是四川连续十年举行大规模增殖放流活动。
增殖放流,是指将人工养殖的鱼类放归江河湖泊,增加区域内各水系的鱼类资源。十年来,四川的放鱼活动经历了哪些变化?未来,四川将如何增加江河中的鱼类资源?
数量之变
从首次放归4万多尾,到如今放归近百万尾
今年的全国“放鱼日”活动上,四川省和南充市及各科研单位将在嘉陵江水系放归97万余尾鱼类。
2015年,在泸州江阳区举行的首个全国“放鱼日”活动上,放归长吻鮠等鱼类4.4万余尾。
十年来,四川的“放鱼日”活动增殖放流规模如何增加了20多倍?
“经验更丰富了,技术更成熟了。”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军说,2015年前,四川只有零星的小规模放归经验,“对搞大规模增殖放流没底。”
此后,四川的鱼类放归后监测、追踪手段不断升级,让放归技术更加完善。伴随效果评估的陆续出炉,证明了四川大规模增殖放流的有效性。例如,长江泸州江阳段,自2016年起,长吻鮠等鱼类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无论是鱼群规模,还是遇见率,都大幅上升。
省水产局有关负责人说,实践来看,大规模增殖放流之下,川内大部分江河的鱼类种群恢复速度持续加快。“这些为四川逐年扩大增殖放流规模,提供了充足的底气和有力的支撑。”
除可能性增加外,必要性的快速提升,也是扩大增殖放流的另一个因素。
“放鱼可以巩固长江十年禁渔的成效。”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衡量长江十年禁渔的成效,鱼类种群数量多寡是关键指标之一。而自然恢复的进程,受诸多因素限制。通过人工放归等方式,能够为江河湖泊中鱼类数量的恢复,装上“加速器”。
种类之变
从经济鱼为主,到珍稀鱼“唱主角”
在南充举行的“放鱼日”活动,现场放归胭脂鱼、岩原鲤等国家二级保护鱼类总数约21万尾。
回顾2015年,四川大规模放归的鱼类中,常见家鱼、长吻鮠等经济鱼类,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长吻鮠,就是四川人爱吃的“江团”,是著名的经济鱼类。
经济鱼类占数量绝对优势的局面,在2020年被打破。当年,在宜宾首次举行长江鲟大规模放归活动。
省水产局有关负责人解释,原因有三:
首先,是对成活率的考量。最初放归的经济鱼类,无论是长吻鮠、胭脂鱼,还是鳙鱼等,都是四川常见鱼类,具有适生性强等特点。当时,“水中大熊猫”长江鲟、“水中老虎”川陕哲罗鲑等珍稀鱼类,放归存活率如何无从验证。近年来,随着长江鲟野外天然水域产卵场改造与自然繁殖等实验取得成功,部分珍稀鱼类具备野外生存、繁衍能力得到证实。
其次,是长江十年禁渔全面铺开。2020年前,四川境内的天然水域尚未全面禁渔,渔民对经济鱼类有较大捕捞需求。彼时,出于推动渔民增收等考量,需要大规模放归经济鱼类,以补充天然水域渔业资源。随着长江十年禁渔全面铺开并拓展至全省所有天然水域,四川境内的江河湖泊实现渔民“洗脚上岸”。这样一来,经济鱼类的放归迫切性大为降低,修复水中生物多样性被摆在更高位置。同时,随着禁渔工作的持续推进,各水域的鱼类生存环境大为改善,为珍稀鱼类回归提供了可能。
再者,珍稀鱼类人工繁育等技术取得突破。此前,长江鲟、川陕哲罗鲑等珍稀鱼类人工繁育技术不成熟、人工种群数量有限,处于“保种”阶段。今年4月,随着川陕哲罗鲑全人工繁殖技术成果通过验收,四川已掌握绝大部分珍稀鱼类人工繁殖技术,实现人工种群跨越式发展。这些,为珍稀鱼类“回家”奠定了基础。
科研探索
让更多珍稀鱼类“回家”
此次四川省全国“放鱼日”活动举行的具体地点,是嘉陵江南充段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选择在此举行大规模增殖放流活动,透露出鲜明信号:推动更多珍稀鱼类“回家”。
以长江鲟和川陕哲罗鲑为代表的四川珍稀鱼类,何时才能大量重回江河?
部分设想已排上日程。杜军介绍,从外在条件来看,无论是长江鲟还是川陕哲罗鲑,都处在四川水系鱼类的食物链顶端。近年来,随着人工增殖放流力度增加和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的实施,长江流域生物链得以不同程度修复,为珍稀鱼类大量回归江河提供了相对理想的生存环境。
从经验积累来看,去年在长江宜宾段放归的30尾长江鲟亲本,植入了超声波标记。随后,科研人员通过固定站和移动监测相结合方式,了解这些长江鲟在长江上游迁徙分布的规律。截至目前,仍能收到一部分长江鲟发出的信号,证明其野外生存的可能性。2020年10月27日,四川首次对川陕哲罗鲑实现跨流域增殖放流,地点在雅安市芦山县境内的大川河河段,放流数量60尾,积累了部分经验。
但业内人士指出,放流数量能否提速和扩大,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因为,相较于大熊猫等陆生动物,珍稀鱼类等水生动物对栖息地的变化更为敏感。例如,野生大熊猫种群可以为了“谈恋爱”,跨越几十公里生存环境相对恶劣的基因走廊。而珍稀鱼类则需要在回归野外后,根据流速、流量等水文、河势的变化,重新寻找食物来源、产卵场等栖息地。而过去多年,受人类活动影响,不少珍稀鱼类的原有栖息地原真性、完整性均发生不同程度变化,很难骤然适应。例如,科研证明,不少鱼类的洄游路线和产卵场均已发生变迁,如果让鱼类重新回归,可能要承受诸多代价。
因此,四川的相关探索,将会在珍稀鱼类栖息地保存相对较好的河段进行,以加快取得实际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