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成果”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发布,给这项由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展的阶段性工作画上了一个句号,也标志着这项常态化调查评估工作开启了一个新的周期。
为什么要开展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
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是生态环境部履行其“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职责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等法律和文件中,均有关于定期开展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的相关要求。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生态国情调查评估工作,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有效举措。
从过往的工作效果来看,生态状况调查评估不仅是对我国生态家底的定期“体检”,还是我国制定生态环境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21世纪以来,我国已连续开展了4次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2000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完成了全国生态环境调查,催生了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政策,孕育了生态保护红线;后续原环境保护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先后完成了2000年—2010年、2010年—2015年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为党的十九大确定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目标等起到了重要借鉴和参考作用,直接服务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长江经济带、黄河、京津冀等重大战略区域生态环境规划。这次调查评估是第四次,相关评估成果已经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等重要工作中得到充分应用,后续将在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如何开展?
在总结历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于2019年印发了《全国生态状况定期遥感调查评估方案》。目前已建立了“全国五年一次、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县域等重点区域每年一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年一次、突发事件下的局部区域及时开展”的生态状况定期调查评估工作体系,生态环境部与中国科学院等国家生态环境科研权威机构合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定期调查评估工作机制。
2015年—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工作,由国家制定并印发总体方案,统一部署。国家和地方分级实施、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国家层面主要由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展,负责总体设计、业务指导、质量控制、综合评估、成果集成与发布、卫星遥感生态参数生产,以及全国、区域尺度生态状况调查评估。省级层面主要由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开展,负责卫星遥感数据分类解译结果的实地核查与生态系统参数野外观测、省域生态现状及变化调查评估等。此次重点评估了2015年—2020年全国和重点区域的生态状况变化,并集成分析历次调查评估成果,综合研判2000年—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总体变化情况。
本次调查评估有哪些发现?
本次调查评估结果显示:2015年—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总体稳中向好。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逐步提高。但是,我国生态本底脆弱,生态系统质量总体水平仍较低,重要生态空间被挤占的现象依然存在,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生态保护修复任重道远。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在整体保护成效方面,生态系统格局更加稳定,各类生态系统变化幅度减小,2015年—2020年(简称近5年)变化幅度平均为0.23%、2000年—2015年(简称前15年)为0.60%;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近5年优和良等级面积(占比为43.31%)超过低和差等级面积(占比为41.7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提升,防风固沙和固碳功能明显增强,增幅分别为15.63%和10.45%。
在重点区域保护方面,黄河流域植被“绿线”西移了约300 km;京津冀地区湿地面积增加122.50 km2,持续减少态势得到扭转;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系统质量提高,流域整体水质得到改善,优良(Ⅰ类—Ⅲ类)断面比例较2015年提高7.3个百分点;粤港澳大湾区的自然岸线保护强度增加,人工岸线增幅降低。
在人类活动扰动方面,城镇空间增长明显趋缓,近5年开发建设用地增幅仅为6.20%,远低于前15年;重要生态空间人类活动干扰得到有效管控,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发现的重点问题在数量和面积上总体呈双下降趋势;草原超载过牧现象持续减轻,全国重点天然草地平均牲畜超载率下降到10%。
调查评估结果对我国生态保护工作有何启示?
评估结果充分表明,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全民生态保护观念极大提升,生态保护和监管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推动全国生态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生态保护修复任重道远的现实,完全恢复退化和受损生态系统仍需要较长时间。调查评估揭示的变化和问题为我们提高生态质量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为实现党的二十大和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的“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目标要求,建议加快推动生态保护修复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持续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实现生态高水平保护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协调,强化生态监管政策与制度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为此,本次调查评估报告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以守护自然边界为目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目的是通过加强人类活动监管,从源头减少对生态空间的占用。二是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系统科学地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目的是施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理念转变。三是以生态承载能力为准则,推动绿色发展和降低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增强生态系统持续性。目的是实现对水资源、草原资源、耕地资源、矿产资源等合理开发利用。四是以协同推进适应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为原则,强化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推动生态保护修复从空间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五是立足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生态区位特征和战略发展定位,统筹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六是构建新时期生态保护修复监督体系,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建立生态保护新格局。(高吉喜)
作者系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