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民生 >>正文

提升救助“温度” 增加幸福“厚度”

2024-07-11 10:30:06 来源于:陕西日报

陕西日报记者 杨小玲

单纯依靠政府提供资金的救助方式,有时难以有效满足困难群众的多元化需求。近年来,西安市新城区以困难群众需求为切口,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工作,通过开展“美居”“美心”“美程”的“美”字系列救助行动,为救助对象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服务,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综合服务型救助发展。

改善居住环境

让困难群众“居有所安”

“没想到我这把年纪了,还有机会住上‘新房子’。”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街道广场社区76岁的低保户李心茹(化名)激动地说。

老伴去世后,李心茹一直独自居住。儿女们在外打零工,收入不稳定,只能偶尔来看望母亲,没有能力帮助母亲改善居住条件。

去年,街道工作人员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立即联系了爱心企业。爱心企业捐助5万元对李心茹家进行了装修改造,帮老人更新或添置了冰箱、空调、抽油烟机、洗衣机等生活电器,马桶、浴室洗手池、厨房水槽等厨卫用品,床、沙发、餐桌、茶几、吊柜、灯具等家具,让老人家里焕然一新。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提升社会救助对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着力点。新城区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困难群众的过程中,发现一部分人虽然可以通过低保解决温饱问题,却没有能力改善居住条件。2012年底,旨在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的“美居行动”正式启动,重点筛选无造血功能的困难家庭,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新城区动员辖区爱心企业、爱心人士、驻地单位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爱心帮扶。10余年间,1000余户困难家庭因此受益。”6月26日,新城区民政局负责人朱增理告诉记者。

提供心理帮扶

让困难群众积极乐观面对生活

“未来会充满挑战,但也会有机遇,我要做的就是把握当下……”近日,小莉朋友圈里的一段文字令西安市新城区博文公益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的社工赵敏振奋不已。

小莉居住在新城区西一路街道西三路社区,父母都是保洁员,且健康状况不是很好,家庭经济十分拮据。在走访中了解小莉家情况后,西一路街道委托专业社会组织博文公益为小莉制定个案服务计划,帮助其早日走出困境,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

针对小莉出现的心理问题,赵敏为小莉进行了思想引导、人生认知、职业规划等主题的个案辅导,增强其继续完成学业的信心。随后,在新城区民政局与区教育局的帮助下,小莉顺利进入西安某职校插班就读,并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为了全面疏导困难群体的心理,帮助其融入正常生活,2016年,新城区探索出“物质+精神”的复合帮扶新模式,通过对接社会组织,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专业服务。

除了提供个案帮扶,新城区在民乐社区等4个社区设立了美心工作室,广泛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切实帮助困难群众缓解心理压力、化解负面情绪,积极乐观面对生活。2016年以来,全区共举办大型活动100余场、小型沙龙100余次,惠及辖区群众上万人。

拓宽就业渠道

变“他助”为“自助”

帮扶困难群众就业关系群众冷暖和民生底线。近年来,新城区通过实施“美程行动”,为困难群众拓宽就业渠道、搭建创业平台、完善精准服务,形成“造血”和“输血”并行的综合救助模式,鼓励救助对象由“他助”向“自助”转变。

新城区胡家庙街道华清社区居民张琪(化名)是“美程行动”的一名受益者。她爱人因病无法外出工作,9岁的女儿还在上学。张琪无固定工作和收入,靠摆摊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社区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在日常入户走访中了解到张琪家的现状后,帮她在社区食堂找到了一份工作。

“我现在每月工资3000多元,接送孩子上学也很方便,还能照顾到家。”说起自己的新工作,张琪满脸喜悦。如今,张琪在工作和照顾家人之余,还主动参与到保护小区环境卫生等志愿活动中。“政府帮助了我,我也应该尽我所能帮助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张琪说。

“我们为困难群众制定了‘三步走’策略,通过专业社会组织挖掘其个人潜能,为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根据困难群众个人意愿,为其提供免费培训和教育,提高就业竞争力;为救助对象链接岗位资源,助力其获得就业机会,重拾信心。”新城区民政局社会救助科负责人李向宁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