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陈妈妈”,深受大家的爱戴和尊重,
她,是患者的守护神,多年来奋战在临床第一线,多少个危难时候,她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
她,不断加强学科建设,重视发挥中医药优势,她带领的科室中医药特色已经走在了省内前列。
她就是河南省濮阳市中医医院心内科大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名中医,河南省青苗人才项目指导老师,濮阳市中医院首席专家,陈爱莲。
陈爱莲作为一名医生,已行医三十载。在这三十年里,她的头上慢慢有了白发,眼角也开始爬上了皱纹……大家对她的称呼也从小陈,陈大夫,陈老师,陈主任,变为陈妈妈,但不管外貌、称呼如何变化,始终不变的,是她在业务上坚持精益求精,博采众长的初心!
她曾跟师于国家名中医袁海波、史大卓教授,学习领会他们的学术思想,并运用到实践中。她也许觉得一个医生,只要给病人看好病就行了,但其实远没有那么简单。医生不仅要要最大限度的发挥中医“简、便、廉、验”的特色,以方证法,以方验法,尽量保证所开的方剂简单易行,方便患者服用,还要在保证药效的同时让患者尽可能的少花钱,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她主持研制出了多种散剂,不仅临床上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而且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她会使用相同疗效但价格更为低廉的药材替代昂贵的药材,比如用相对便宜的柏子仁代替酸枣仁,有一位70多岁的阿姨,常年被冠心病折磨,吃了她给她定制的方剂,高兴地说:“陈大夫,以前我每个月光吃药就要一两千块钱,现在只要七八百就够了,老毛病也不犯了,谢谢您!”
没错,对她来说,患者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作为一名医生,她始终坚持“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有一次在下班之后,急诊突然来了一名多脏器衰竭引发昏迷的患者,送来的时候他已经丧失意识,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瞳孔反射迟钝,血压只有76/40mmHg,血氧饱和度只有80%,情况万分危急!她立刻又换上白大褂飞奔过去,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紧急抢救,患者的血压渐渐回升,面色出现了好转,意识逐渐清醒了。面对病人家属连声的感谢,我松了一口气,内心却很平静,因为这就是一名医生的工作日常。
记得有一年冬天,在抢救一位急性心衰的患者之后,瞬间放松下来的她忽然头晕目眩晕倒在地,苏醒之后根本来不及休息就参与到了对其他患者的急救中,几个小时后患者的情况稳定下来,她才感到小臂传来阵阵剧痛,后来检查发现是小臂骨折了。同事们直说陈主任你可太拼了!她说,咱们是在跟死神抢人抢时间,不拼怎么行?
中国医学博大精深,在看病治疗方面,她认为中西医结合应当并存并重;在临床技术层面上,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在临床经验层面上,相互借鉴,为我所用。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她发现中医治疗在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等方面有良好的效果。比如,治疗心力衰竭,对于心衰无尿、心衰低血压的患者,西药的作用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中医药却有着不少优势,可以通过补益心气、升提中气、温阳活血利水等方法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改善心衰症状及预后。她曾经治疗一例扩心患者,入院时已经无尿血压低,肌酐显著升高,应用利尿剂效果不佳,一直无尿,经过中医的方法调理之后,现在这位患者已经娶妻生子,过上了和正常人一样幸福的生活。
中医除了弄明白用什么药之外,掌握中药的煎服方法也非常重要:曾经有一位患者复诊时告诉她,他吃完药总是会拉肚子,在细心查看了所有药后,我确认方子里并没有容易引起腹泻的药物。这件事困扰了她好久: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终于在一篇文章里查到了原因——大量应用地黄可能会导致病人腹泻,需要在熬制药物时加入适量的酒。原来如此,那位患者的药中就有大量地黄。于是后来再出现这样的方子,她就会叮嘱患者,熬药时加一点酒进去,果然这之后,患者没有再出现腹泻的情况了。她深深被古老中医的神奇疗效折服,深入研读四大经典、四诊合参,坚守八纲辨证。几千年来,中医药在保障华夏民族健康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坚持中医自信,学习发扬中医的传统优势,传承创新,吾辈只有更加努力。
陈爱莲,一个一直努力奔跑的中医人,但愿世上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作为医生,她愿最大限度解除患者病痛,努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用爱书写大医精诚,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
濮阳市中医医院 丁林国 薛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