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凤冈,天高云阔,层林尽染,处处是生机。在花坪街道东山分院,村医何会正忙着组织该村65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
这是凤冈县落实乡村卫生健康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的一个缩影。全县353名村医扎根基层,以村民健康为中心,采取上门与村卫生诊治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让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更健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医更便利、更贴心。
数据显示,年初至11月9日,该县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任务数5600人,管理6214人,2型糖尿病任务完成率110.96%,规范管理率66.5%。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任务数30000人,完成健康体检30335人,任务完成率101.12%。
同时,凤冈围绕夯实农村基层基础,提升健康服务“六统一”管理,因地制宜、持续发力、大胆尝试,探索推行了稳定卫生队伍、创新卫生服务、开展医养结合等系列新模式,做实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一体化取得的实效,切实提升了茶乡45万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改善环境 推动村级卫生室“活”起来
“环境好,还能做针灸理疗,收费合理,真是方便!”近日,在绥阳镇新岗村卫生室,前来就诊的村民安琪对卫生室的“新面貌”甚是满意。
该县通过全面推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及乡村卫生健康服务一体化管理改革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明显提升,村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环境、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满意度、信任度明显提升。
村卫生室服务环境和质量的提升,也切实给村民就诊带去了方便。
来到花坪街道东山分院,见到东山街上组的村民排队依次参加体检。他们从家里出发,走路不到10分钟就到分院。
“自从村里有了吸氧机、雾化器、红外线治疗仪、中频治疗仪、心电图机等仪器设备,看病再也不用折腾了。”村民都说,以前,做个检查,都得去县城、到市里,来回耽搁一天。现在不仅在分院就能做,还可通过远程诊疗会诊。目前,卫生院规范设置了全科诊疗、中医科、住院部、中西医药房等科室,各类常见药物种类齐全,基本医疗设备摆放整齐。
“腿脚不方便的,一个电话给何医生,直接上门服务。”旁边刚看医出来的村民在一旁附和道:“何医生好呀,不管谁都有她的电话号码,随叫随到。在我们这个小村庄,有这么好的医生和诊疗环境,我们心里感觉好温暖!”
该县为升级改造好基层医疗环境,让“今天的投资”增添“未来的动力”。近三年,该县新建村级卫生室6个,总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总投资139.99万元。新建卫生院1个,建筑面积2513.34,总投资1018万元。新建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建筑面积2899.24平方米,总投资2500万元。新建11个分院,总建筑面积1480.6㎡,总投资144.18万元。
身份留人 推动村级卫生室“稳起来”
“我不再是‘边缘人了’!”如今,村医安健坐在村卫生室的诊疗室里,用着统一配备的心电图、血、尿常规检查等仪器为群众看病,已成为村里的签约家庭医生,实现了“赤脚医生”到“正规军”的转变。
这不仅让卫健人想起,2020年10月,深谙城乡就医环境的袁沁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任务,调任凤冈县卫健局党委书记、局长,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决定探索实施乡村医生“县管乡聘村用”管理探索模式,计划逐步实现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人、财、物一体化管理,将村医从“个体户”变成“单位人”,解决村医养老等问题。
因为他深知村医稳,农村医疗才能稳。那时候的乡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外打工,村里多数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很多老人都有病在身,如果要去县城、或去市里的医院,不但交通不便,大医院复杂的程序,更是让老人望而却步。而他自小在村里长大,毕业回来又长期在乡镇一线工作,目睹乡亲们在病痛中无助的神情,再回忆起祖辈们留下来的家训和故事,一幕幕像电影一样,敲打着他的良知。于是他下定决心,进行医改,首先解决村医身份……从此坚守基层,竭力解决村民病痛,一干就3年多。
自2021年初正式启动乡村医生“县管乡聘村用”管理探索模式,绥阳镇砚台村村医曾娜也签订聘用合同后,成了该镇中心卫生院职工,从此薪酬待遇有了保障。
琊川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张杰说:“‘县聘乡管村用’后,村医的身份从个体转变为镇卫生院聘用职工,和其他医务人员一样,有基本工资和绩效收入,医院还为他们购买了社会保险。”与此同时,凤冈县卫健局每年分批举办全县乡村医生业务培训班,对一体化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进行集中强化理论培训和临床见习培训,有效提高村级卫生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待遇上有保障,干事更有动力。玛瑙村村医张献忠经常走村串户,对村里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情况基本做到了心中有数。73岁的钱奶奶患有高血压,他经常到老人家给她检查身体,他说:“慢性病患者不能离药的,所以我隔一段时间就会去看看。如果遇到急诊患者,可以为患者转送上级医院争取时间。”
遇到村里老年人就医腿脚不便,他就骑摩托车接送老人问诊,有时半夜两三点村民身体不舒服,他马上赶去询问。张献忠一直坚持一个信念:“让村民小病不出村。”
其实,各村卫生室人员严格准入。该县为确保乡村医生业务素质,卫生院严把准入关,挑选素质高、业务精、身体好、拥有执业资格的乡医,进行择优聘用,卫生院与村医签订聘用合同,建立定期考核续聘制度,实行优胜劣汰。截至目前,已有43个行政村配备了带编村医,还开展了村医业务提升培训300余人次,有效的提高了村级卫生人员整体素质。
与此同时,该县还对统一招用的乡村医生签订劳动合同,对已聘用的非编乡村医生300多人,根据自愿的原则,以乡镇卫生院为单位统一办理社会养老保险手续,从而解决了乡村医生的养老问题,使其能够安心扎根基层为老百姓服务。
关口前移 让健康服务有“温度”
基层医疗不仅是看病开药,还要为常住人口建立健康档案,对慢病患者、孕产妇等重点人群提供公共卫生服务。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和生活方式改变,慢性病患者数量日益增加,慢性病健康管理成为基层公共卫生的重点工作之一。
凤冈在试点开展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改革中,实施产权归属、人员聘任、公益运行、财务管理、药械采购、养老待遇等“六个统一”,探索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为突破口,创新开展“乡级配送、村级派送,双向转诊、定期随访”的慢病健康管理路径,形成一套“乡村联、医防合”服务模式,让广大农村居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卫生健康服务,切实增加辖区群众健康获得感,形成辖区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的健康服务新模式。
“村医太贴心了,专程到家里为我和宝宝进行健康检查,让我在‘坐月子’期间有了‘医靠’。”日前,村医周芹走进永盛村对产妇情况进行检查,宝妈张女士满意地表示。近年来,该县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以增强群众获得感为落脚点,着力破解“快与慢”“量与质”“破与立”的问题,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城乡居民健康管理取得良好成效。
医改的目的,是让群众得实惠,而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数据更有说服力,年初至11月,该县开展健康宣教10余万次,重点人群随访227930余人次,健康体检30335余人次,送医送药2500余人次,涉及金额约10万元,实现群众在家门口便可享有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体化管理改革让基层医疗有“厚度”,健康服务有“温度”,让广大基层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卫生健康服务。凤冈县卫健局党委书记、局长袁沁表示,该县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在基础建设、人员编制、人才培养、待遇保障等方面争取政策支持,实现县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让改革红利更多更好地惠及农村群众。
通讯员 汤莉 陈伯练
编辑 吴浩宇
二审 李洋
三审 钱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