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兵
据新华社报道,近期,天津、山东、上海等地警方打掉多个涉汽车贷款诈骗犯罪团伙,有的涉案金额达上亿元,一条环环相扣的车贷诈骗黑色链条由此揭开。
这些团伙靠伪造材料和套路操作,利用“征信白户”骗取银行贷款购车,转手变现后卷款跑路。被骗者身负巨额贷款,银行回不了款,社会信用体系也遭受冲击。而这背后,是一条精心设计的黑色产业链,更是暴露出监管的失守:银行怎么会放过这些漏洞?4S店和二手车商真不知道这些交易有问题?被利用的“背贷人”为何如此轻易上钩?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
银行的审核机制不能是“稻草人”。贷款诈骗之所以屡屡得手,是因为银行审核存在漏洞。犯罪团伙不仅能拿到贷款,还能通过伪造材料、包装流水、拉长还款周期等方式,提高银行的放贷意愿。在这个过程中,银行的风控机制为什么失灵了?相关金融机构如果不及时补上这些漏洞,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此外,汽车交易市场里,也有一些值得琢磨的地方。从“购车到转卖只用了几个小时,行驶不到20公里”这样的操作来看,交易明显不合常理。但为了追逐利润,一些车商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主动参与其中。这种放任,客观上助推了黑色产业链的滋长。
而据媒体报道,“征信白户”往往是这些犯罪团伙的重点目标。他们大多文化程度低、法治观念淡薄,一听“贷款不用还,还能拿分红”,就急不可耐往坑里跳。殊不知,一旦贷款逾期,个人征信出问题,当事人甚至要承担非常严重的责任。
出现这类犯罪团伙,也暴露出监管体系仍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有的银行贷后管理不到位,甚至对汽车上牌后的抵押情况都跟踪不上。由此可见,只有彻底堵住这些漏洞,才能斩断黑色产业链。
要彻底铲除车贷诈骗,光靠公安部门一家不行。银行要把控风险,别稀里糊涂把钱贷出去;车商必须坚守底线,不能助纣为虐;监管部门则要扎紧篱笆,不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贪小便宜的背后,往往藏着天大的陷阱。
从某种程度讲,车贷诈骗不是孤立的个案,而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一次“压力测试”。只有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才能斩断害人的黑手,让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更加安全、稳固。
(作者系大河财立方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