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由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保护性耕作研究院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暨现场演示会在通辽市召开。...
4月13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发布《全市农业农村大风后恢复生产指导意见》(简称《意见》),从设施抢修、生产管理、保险服务等多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指导各区加快农业复产,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全力保障菜篮子稳产保供。...
近年来,云南省持续开展“百县万亩”农业节水行动,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高稳产农田建设,推广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截至2024年底,全省累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43万亩,其中,2024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7万亩。...
日前,2025年福建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推进会在南安市召开。会议分析当前福建农业生产形势,总结交流经验做法,对春季农业生产和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近日,记者从吉林省有关部门了解到,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与吉林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吉林省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2025年全省实施保护性耕作任务面积4000万亩。...
清明节后,大地回暖。在沈阳市沈北新区孟家台村,56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目标锁定在插秧前完成整田作业,不误农时。...
仲春时节,宣城市郎溪县涛城镇沙桥村村民王文芳的再生稻育苗基地里,头季再生稻秧苗成排成行,满目葱茏。4月10日一大早,王文芳与工人们熟练地卷起一片片秧苗,装运到电动三轮车上,这些秧苗即将用于栽插。...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杜寨村的油菜花海已泛起嫩黄的“涟漪”。村党支部书记杜会勇弯腰拨开花田,喜笑颜开:“瞧这种植密度!去年全村油菜平均亩产497.4斤,今年还会再创新高。”不远处,植保无人机正低空掠过,喷出的药雾在朝阳下划出彩虹弧线。...
近日,山西农业大学藜麦种质创新与生物育种科技创新董艳辉团队历时8年选育出的山西省首个黑藜麦品种——“晋藜3号”,成功转化给山西晋穗五粮种业有限公司,该品种还是山西省首个实施成果转化的藜麦品种,开辟了山西藜麦品种成果转化的先河。...
连日来,晨雾还未散尽,宁国市霞西镇虹龙村的原野已是一片忙碌景象。晨光抛洒在连片的麦田,绿油油的麦苗随风摇曳,无人机低空掠过的轰鸣声与农户的谈笑声交织,勾勒出一幅科技与农时交融的春耕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