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二次来绿博会了,体验还是很好的,我们的产品卖得很好,我的同事们都已经撤展了,我也已经订好了12点的高铁,就剩这几套卖完马上我也撤了”,离正式闭展还有半天时,一位来自江苏的参展者高兴地分享道。11月20日,第十五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在江西南昌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商、采购商及观展观众们皆乘兴而来、满载而归,使各方参展者即便展会结束丰收的喜悦仍满溢心头。
作为商务部“2023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之一,绿博会不仅是绿色食品、土特产品的展示平台,也是将优质农产品、手工艺品等面向广大消费者进行展示销售的消费促进平台。据官方发布数据,4天展会期内,绿博会现场交易额约1.46亿元,意向成交额13亿元,观展观众总人数达12万人次,本届绿博会成功打造了凸显“土特产”元素、乡村振兴、产销对接以及品牌推广的展会新亮点。
突出土特产元素,打造县域名片。推广土特产品不仅是促进农副产品、手工业品等的销售需要,打开县域知名度、打造县域产业特色的发展需要,更为广大农民增收创收、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为此,本届绿博会不仅丰富了综合展区土特产品展示,并首次规划了约2000平方米县域土特产品专区、非遗手工展区等,汇集了23个省(区、市)的53个代表团以集中组团的方式携当地优质土特产品参展,数千家企业、上万件独具地方特色的展品让观展观众们眼前一亮、一饱口福。产品推广,打造地域特色成为众多参展商此行目的。“这是药蜜,有润肺止咳、补气养血等等很多功效的,在我们当地很多人身体不太舒服、有小毛病的时候都会吃这个的,”一位来自湖北武汉的参展商热情地向面带疑惑的南昌市民介绍道,她坦言参展几天来带来的药蜜虽已消耗大半但其实药蜜的销量并不高,“主要是给大家试吃的,起到一个推广的作用。”除企业自主参展外,政府组织集中集中参展也成为展会的主力军之一。如在乡村振兴展区,江西省对口支援新疆和三峡库区的11家企业现场亮相,来自新疆的特色产品与文化艺术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双线并行进一步增添其影响力,竭力推进绿色食品和土特产全链条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搭建专业平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产业升级、乡村振兴。为聚力消费升级,取得助推土特产品发展实绩实效,本届绿博会积极开展品牌和产品推介、产销对接洽谈活动,为土特产各类经营主体和业内人士搭建品牌推广、合作交流、商贸对接的平台,助力土特产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举办绿色食品及土特产品高质量发展论坛、中国绿色食品及土特产品流通渠道创新分享会、土特产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等多场与“土特产”相关的专题活动,就绿色食品品牌如何融入互联网浪潮借助短视频、社群等平台拓宽发展渠道、打造品牌效应等热门行业话题进行交流分享,为参会企业在共享中携手同行、走向共赢。
绿博会,不仅充分体现了江西在助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推进绿色食品流通与消费升级上的魄力,在新时代发展重任下,进一步焕发了其擦亮县域土特产名片,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风采。(陈钱钱)
编辑: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