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城乡新闻网 (官网 ) ,城乡经济,城乡文化,城乡特产,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数字乡村,三产融合,农业现代化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重大国策 振兴要闻 经贸参考 经济前沿 特别报道 复兴要略 民生民声 政策解读 规划与示范 安全与健康 数据新闻 内外双循环 城乡中国 现代农民 三农博览 乡村新时代 治理与法制 科技全景 乡愁拾遗 供采资讯 机构动态 智慧发展 期刊杂志 在线视频
网站首页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民生民声

解决了实际问题 热乎了干群关系

时间:2018-04-20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城乡新闻网 点击: 7188 次
0

酱蛋 1元/个;肉包、菜包、豆沙包,1.5元/个;粢饭糕 2元/块……近日,徐汇区湖南街道辖区里,性价比满分的早餐,广受社区居民的追捧,试营业首日就排起了长队,“平价、卫生,米道又赞,而且用餐环境也绝对‘高大上’。”

 

 


湖南街道早餐点(徐汇区 供图)

 

说起这“四大金刚”的来历,还要从大调研讲起。梧桐树、面包房、咖啡馆,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给人安静、文艺、恬适的感觉,充满小资情调。但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却说,精致洋气的风貌区少了一丝“烟火气”。原来,居民们被“早餐难觅”困扰着,想吃顿地道的上海早饭也会感觉心累,“因为附近的传统早餐要跑很远的路。”在大调研过程中,湖南街道收到了32条居民关于买早餐不方便及相关生活配套的问题和建议。

 

民众有“需求”,市场有“缺位”,政府就要“补位”。湖南街道充分挖掘资源,进行统筹,于湖南路298弄2号“邻里汇”推出了便民早餐。如今,这里不仅遍布最具人气的“网红咖啡”,还有了最具“烟火气”的“四大金刚”。家住附近的居民高兴地说:“这些都是地地道道的美食,是阿拉最欢喜吃的,经济实惠,符合我们老百姓的生活需求。”


“徐汇的大调研工作,我们的做法概括起来说,就是在市委‘两个全覆盖’工作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三全两覆盖’(全面摸底、全员参与、全程留痕,调研主体全覆盖、调研对象全覆盖)和‘面对面走访为主’两条基本工作原则。”徐汇区大调研办公室副主任周晨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道,“全区设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社区治理三大调研部,66个机关处级单位被划分到各调研部并建立大调研工作专班,调研对象覆盖全区5万余家企业、2300多家法人事业单位和44.5万户居民,努力做到无盲区、零空白。”

 

谈起徐汇的大调研工作,周晨蔚可谓是如数家珍,一串串数字,于她而言,已是烂熟于心。了解下来,徐汇的大调研充分体现出“精细”二字。

 

“精细”到什么地步呢?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在大调研开始之初,徐汇组织了5场大规模的培训,务必让所有参与调研的工作人员都能够选择一场参加,培训会上,除了调研办介绍整体方案之外,专业部门还要针对专业问题进行讲解。会后,给每位参加培训的人员发放资料以及政策服务包;

 

全区各部门、各街镇归口至3个调研部,机关干部全员参与、统一配工作证,工作证上附有二维码,通过手机扫描可为调研主体和对象提供基础政策服务包;

 

徐汇区自行开发建设了“徐汇调研云”平台,实现了信息采集、工作台账以及问题流转功能,如何操作,也要进行培训,而且是技术送上门服务,不仅精细,速度也要快,三天内,关于“调研云”系统的操作手法,13个街镇全部培训完毕;

 

对于一些重要的调研主体实行提前预约制,确定有区领导参加的,遇到对方突然改变行程或时间,而区领导的时间也难以调整怎么办?徐汇区专门为此设置了A、B角,万一原定参与调研的领导走不开,由同级别的B角领导顶上去;

 

上门调研时,着装要大方整洁,尽量不穿制服(比如公安、工商等部门的服装,容易引起周边群众误会的,尽量避免)。到居民家中调研,要自备鞋套,针对年轻白领等社区居民的作息特点,尽量选择晚上或周末时间,确保敲开门,见到人……

 

截至4月初,徐汇区已调研走访各类企业1万家、社区居民29万户,收集问题3.5万个、建议2万条。

 

下定决心“啃骨头” 解决问题有“高招”

 

大调研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设法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踏实的工作、扎实的举措、务实的成效,让企业和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真正取信于民。

 

徐汇区在大调研过程中,对关乎城区安全、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能够即知即改的马上就办。湖南街道针对社区服务品质低、门类少、资源散的问题,在“邻里汇”的基础推出早餐服务,真正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大客厅;漕河泾街道内外兼修,加强小区内部管理、改装电子门禁,与周边单位共享停车资源、错时停车,有效解决了小区停车难问题。而短期无法解决的问题,做好解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争取企业和群众的理解。康健街道在调研中发现,老旧小区的高大树木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暂时无法修剪和迁移这些“扰民树”,街道及时宣传政策,指导业委会开展意见征询,按照规定程序消除安全隐患,获得小区居民点赞。目前,全区已解决或答复的问题建议为2.3万个,占全部问题的42%。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市民发现,位于淮海中路上的武康大楼变样了!原来大楼周边满天的“蜘蛛网”消失了,远观大楼,清清爽爽,“颜值”瞬间提高不少。这个变化,大调研工作的开展,可谓是功不可没。

 

 


武康大楼(徐汇区 供图)

 

“蜘蛛网”入地,难度究竟有多大?徐汇区建交委党工委书记、主任罗鹏翀表示:精细化管理工作“四场攻坚战”,最难啃的骨头就是架空线入地,尤其是风貌区的架空线入地,它就好像是在跳动的心脏上动手术。对此,徐汇制定了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计划3年内启动57条道路,开展约66公里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工作,力争内环线内架空线入地率达到80%以上。

 

在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里,记者见到了机器人“徐小智”和“徐小递”。咨询引导机器人“徐小智”能够通过语音识别、语义分析等技术不厌其烦地回答办事流程、窗口位置等常见问题;资料运输机器人“徐小递”会自己坐电梯每日运送材料20余趟,为窗口人员每天减少近4小时的“跑腿”时间。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出入境办理大厅,还有他们的一位兄弟叫“徐小境”,“徐小境”是政策咨询机器人,负责引导办理护照等业务。三位“机器人同事”,已成为办理大厅的“小明星”。

 

“这也是大调研的成果之一,”周晨蔚介绍道,“不少市民反映到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等候时间长,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给大家带来耳目一新的办事体验。”

 

徐汇区通过对5.5万条问题建议的进一步梳理,初步汇总形成11个方面,聚焦到76个重点问题,综合分析后区分四种类型,边调研、边解决、边研究。家门口的问题就地解决,政策类的问题拾遗补缺,“三跨问题”加强联动,重点难点问题专题调研。

 

转变作风有温度 干群关系更热乎

 

“要实现三个转变,彰显人民公仆的本色。”周晨蔚说,“这场大调研,我们坚持细处着手,转变作风,体现调研的‘温度’。”

 

从被动到主动,作风观念在转变。大规模、高频度、全动员的调研走访,对机关干部提出全新的要求。大调研之初,既有没时间、没底气、没信心的心态,也有走不下去、看不到问题、听不得批评的顾虑。经过一段时间的亲身实践,在一次次走进社区园区,一次次拜群众为师的过程中,机关干部的观念作风不断改变,“今天到哪家企业去了”、“调研发现了什么新情况”,已成为机关干部见面问候的流行语,下基层调研逐渐形成氛围。

 

从疏离到交心,干群情感在加深。大调研拉近了干部与企业、群众的心理距离,增强了干群之间的情感纽带,听到了平时“听不到”的声音,发现了容易被忽视的“沉默群体”,体会到公务人员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一位80后干部在调研心得中写道:“群众是认认真真在和我们说话,我们也要认认真真地回答,信任不可辜负。” 凌云街道“以雪为令”,全体干部提前上班启动大调研,清晨进小区扫雪、为居民“开道”,排查防寒防冻安全隐患,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赢得群众点赞。广大干部在倾听群众意见建议中,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从闭关到熟知,发展信心在增强。大调研为机关干部了解新知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供了契机,在最贴近市场和社会的地方,感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看到产业变革的前沿动态、社区治理的生动经验。一些年轻的“三门干部”,通过调研,理性和感性认识相互印证,信息更加全面,心里也就更有底气。一位90后干部在微信朋友圈中写道,老干部的成熟经验替代不了年轻干部的亲身体验,我们年轻公务员只有在调研中吃过“闭门羹”、见过“冷面孔”,才能补好群众路线生动课。

 

“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我体会要始终坚守两句话: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徐汇区区长方世忠在调研手记中写道,研究真问题,就是要俯下身子、沉下心去,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声音,发现真实需求,找到真正问题。真研究问题,就是要把调查研究当作手段和方法,把解决问题作为目的和根本,响应群众呼声,实实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

 

喜欢“行走式办公”的方世忠,曾在40度高温的一个双休日,跑了辖区里13个街镇的20多个小区。不打招呼,不要陪同,只是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区情民意,获取居民群众的第一手信息。“群众感受是政府服务管理的指南针,也是政府工作成效的丈量尺。”方世忠表示,“在大调研和大走访中,把群众感受当作最好的尺子,用这把尺子丈量我们的真心,衡量我们的用心,考量我们的专心。只有这样,才能把实事办得更实,把好事办得更好。”

 

在这场大调研中,徐汇区区委书记鲍炳章的态度是,不作安排、不看“盆景”,倾听真声音、了解真情况、发现真需求。困难党员群众是真正“沉默的少数”,往往缺乏反映困难的条件,平常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很容易被忽视。鲍炳章到徐家汇街道南丹小区看望了身患重病、不能说话的困难党员徐世钧,通过家属了解家里医疗开支的情况,老阿姨特别提到:“小区综合治理打通了生命通道,现在救护车开进小区畅通无阻,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真的是一件大好事!”

 

鲍炳章说:“南丹小区是我们城区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成功实践案例,综合治理后的实用性和可复制性都很强,现在看来居民的满意度也很高。”并提出,要再加把劲,软硬要兼施,小区“硬治理”要保证,但像南丹平安志愿服务队这样的小区居民自治的“软治理”也要同步发展。对“沉默的少数”,要尽全力提供帮助和关怀,让困难群体真正感受到政府的人文温度。

 

目前,大调研工作依然在如火如荼开展中。徐汇干部纷纷表示,大调研“永远在路上”,将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把深入群众、走进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成常态。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责编:管理员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

复兴要略

更多+

振兴要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主管: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

主办: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承办:北京华文共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顾问:金启涛 主编:朱志福 执行主编:谢谦诚 副主编:谢立平

电话:010-67056229

Copyright©2016-2023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城乡新闻网

京ICP备160374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