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城乡新闻网 (官网 ) ,城乡经济,城乡文化,城乡特产,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数字乡村,三产融合,农业现代化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重大国策 振兴要闻 经贸参考 经济前沿 特别报道 复兴要略 民生民声 政策解读 规划与示范 安全与健康 数据新闻 内外双循环 城乡中国 现代农民 三农博览 乡村新时代 治理与法制 科技全景 乡愁拾遗 供采资讯 机构动态 智慧发展 期刊杂志 在线视频
网站首页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重庆

刘希文原创散文:记忆中的热炕头

时间:2016-12-27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城乡新闻网 点击: 7720 次
0




在咱大东北的热炕头上睡觉是最舒服的啊。

 

 你要是有个腰酸背疼胳膊腿痛,不用吃药,在热炕头上睡上一宿,第二天起来保准你什么毛病都没了。

 

 过去的大东北地区,清一色的泥草房,清一色灰突突的衣裳,只有空气是那么的清新,人是那么的淳朴,山是那么的青秀,水是那么的清纯。

 

 那时,家里可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临出门时只是将院门用门插关儿一别,就什么都不管了,等到回来时家里还是原来那个样子,不会丢失什么。

 

 每年的四季,东北乡村的老百姓是日升而出,日落而归,生活虽然很艰苦,但是老百姓的精神头还是挺足的。即使有一些愁事,也都会被踩在脚下,无所顾及了。

 

到了秋天,老百姓家里最大的事情是要弄许多的烧柴,因为没有烧柴,就吃不上饭,没有烧柴,就不可能有热炕头。

 

  在东北地区,老百姓家里的热炕头该谁在那里睡是有讲究的。一般的情况下家里的老人身体有些毛病,睡在热炕头可以烙一下,对身体是有许多好处的。为此家里的热炕头经常是老人睡在那里。

 

 当时的东北乡村,家里如果是三间房,那么东屋应该由老人住,儿女住在西屋。如果是两间房,南北两铺大炕,南炕住的是老人,北炕住的是儿女。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是谁都不能破的。

 

 在家里的热炕头地下有一个灶坑,是用来烧炕的。到了冬天时,每天晚上灶坑里就得添上柴禾,烧一阵以后,再添上鬲挠(一种碎柴禾),靠着鬲挠慢慢着,一夜炕都是热的。

我小时候经常是睡在热炕头。有时炕烧得太热了,褥子下面的炕席都会糊吧了,热炕头炕席的颜色和炕梢的炕席颜色都是不一样的,褥子被烙得也有一股难闻的味道。被窝里暖和极了,不翻身不行,一会就得折腾一下,否则太热了难以招架得住。

 

虽说被窝里很热,但是露在外面的脑袋瓜子却冰凉冰凉的,喘气都能看得见,总是感觉屋里冷飕飕的。每天晚上父亲和母亲都会张罗烧炕,我们赶忙去外面抱回柴禾来,蹲在地上烧炕。有时粗心,整的屋里是冒烟咕咚的,被母亲责怪骂一顿是少不了的。我的姥爷每年冬天天最冷的时候都会来到我家。他一来,我可就惨了,热炕头就得让给他,而且姥爷睡觉还打呼噜,声音极大,烦死我了。

 

 看到姥爷进门,我就假装主动烧炕,每次添的柴禾都不多,鬲挠添的也少,后那夜炕就凉了。起初姥爷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以为是天太冷,外面风力大,大风吹到屋顶的烟囱里,把烟道里的那点热乎气都给抽干了呢。后来,母亲看见我烧炕添柴少,就明白了是咋回事。其实母亲心里明镜似的,知道我看见姥爷来了,热炕头被占了,就耍起了小心眼,寻思着炕烧不热,姥爷以后就不会经常来了。母亲曾经告诫我,不许那样做,姥爷年龄大,一年才来一次,睡热炕头能把他的关节炎给治好了。

 

 记着母亲的话,我不再敢了。看见姥爷来了,猛劲往灶坑里添柴禾,把炕头烧得贼拉热。为此我经常和母亲说,姥爷一来,咱家的柴禾烧得可真快呀。

 

过去的年代,由于冬天嘎嘎冷,第二天早上起来棉衣棉袄是冰凉的。每天母亲都会早起,把我的棉衣服放在炕头的褥子底下给热好,等到我穿衣服时感到棉衣里非常热乎,心里顿时感到暖洋洋的。难怪咱东北的老百姓常说,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呢。看来热炕头是真招人稀罕啊。如今,事情过去了几十年,可是我还在总想小时候的热炕头。当我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就想,家里要是有热炕头该有多好啊。躺在热炕头上烙一下,保准哪都不疼,第二天一定会倍精神,红光满面的。


责编:三丰  长弓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

复兴要略

更多+

振兴要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主管: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

主办: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承办:北京华文共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顾问:金启涛 主编:朱志福 执行主编:谢谦诚 副主编:谢立平

电话:010-67056229

Copyright©2016-2023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城乡新闻网

京ICP备160374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