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城乡新闻网 (官网 ) ,城乡经济,城乡文化,城乡特产,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数字乡村,三产融合,农业现代化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重大国策 振兴要闻 经贸参考 经济前沿 特别报道 复兴要略 民生民声 政策解读 规划与示范 安全与健康 数据新闻 内外双循环 城乡中国 现代农民 三农博览 乡村新时代 治理与法制 科技全景 乡愁拾遗 供采资讯 机构动态 智慧发展 期刊杂志 在线视频
网站首页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乡村新时代

从区域史视角开展徽学研究

时间:2016-10-29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城乡新闻网 点击: 8823 次
0

——访安大徽学研究中心主任卞利


  徽学是一门以历史学科为主、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综合学科。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徽州文书开始大量发现和流传。利用徽州文书,结合其他徽州历史文献和文化遗存等,以徽州社会经济史特别是明清社会经济史为主体,以徽州整体历史文化和徽州人活动(含本土和域外)为研究对象的徽学,日益引起海内外学界的关注。徽学研究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当前发展状况如何?目前又面临哪些问题?当如何应对?近日,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卞利。

 

为跨区域比较研究提供范本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徽学研究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卞利:徽学研究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从学科价值来说,徽州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具有典型意义。徽学研究并不是研究徽州地方史,而是通过徽州区域史的研究,揭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及其演变规律,同时也为我们进行跨区域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极为典型的范本。从多学科价值来说,在徽学研究中,多个学科都能从中发掘出不同的学术增长点。从艺术价值来说,徽州留存有大量的版画、雕刻、名家书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凝聚人类智慧的结晶。徽学通过对它们的研究,可以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以及徽州艺术的发展状况。

 

从实践的角度来说,徽学研究一方面通过挖掘文物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促进当地科学地进行文化遗存的旅游开发,从而更好地保护这些文物遗存;另一方面通过对历史上徽州制度、徽州社会、徽州宗族等方面的研究,为当今地方发展模式和社会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此外,徽学研究为我们进一步弘扬、传承和创新厚重的徽文化,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徽州有很多世代相传的家风、家训,如安徽绩溪的章氏家训,其中蕴含的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的优秀成果,对于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及传承、弘扬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

 

徽学研究进入健康发展时期

 

《中国社会科学报》:目前徽学研究的现状如何?

 

卞利:徽学研究发展至今,已经进入了快速健康发展时期。在学科建设方面,各地徽学研究队伍初步建立,专业学者和业余学者、国内学者和国外学者间互动互补、合作交流。国内外高校间实现了学者互派的双向交流,并开展项目合作研究,产生了《徽州:书业与地域文化》《安东与徽州文化比较研究》等成果。

 

在学术研究方面,徽学的内涵在学界达成共识,研究领域得以拓展。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徽学界对徽学的内涵问题展开热烈讨论。许多学者认为,“徽学的研究对象虽有一定的地域性限制,但徽学的内涵则是具有普遍性的。它反映的历史文化的性质往往要超出地方本身,具有广泛的意义”。对徽学的学科性质的讨论也由最初的主张史学而向综合学科发展。徽学的研究领域得以拓展,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自1977年以来,学术界已经公开出版了徽学研究的专著和译著近500余种,公开发表徽学研究的论文4000余篇。

 

此外,包括文书、契约在内的徽学研究资料也得到了系统整理与出版。截至20155月,共标点或影印徽州契约文书、徽州文献约50余种。

 

徽学比较研究有待拓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徽学研究还存在哪些有待完善之处?

 

卞利:徽学研究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发展,业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其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正在为海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同。但由于发展历史不长、研究队伍不稳定等原因,徽学研究还存在以下有待完善之处:研究力量过于分散,高水平学者数量偏少,业余研究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学术规范有待提升;徽州文书和珍稀文献被人为地限制阅读,至今得到整理和公布的契约文书不足总数的十分之一,大量的文书依然被收藏单位束之高阁,无法得到借阅;研究选题和成果重复现象普遍,研究视野亟待拓宽;明代以前的徽州研究更是受到学者的长期冷落。

 

此外,还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近十年来,多学科背景学者的介入,使徽学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的跨学科综合研究态势,但因为缺乏古汉语阅读的基本功和历史知识的积累,使得部分跨学科研究成果出现常识性错误;而历史学领域的学者,则因学术视野的局限,在选题和具体研究上,难以将研究置于更宏大和宽广的整体史视角进行讨论。二是,学者们尽管注意到了比较研究的重要性,个别学者甚至初步构建了徽学与其他相关地域与学科比较研究的格局。但将徽州文书与敦煌文书、徽州宗族与其他地区宗族等进行比较研究这些极富挑战性和前沿性的课题,目前或是空白,或是进展缓慢。

 

从整体视角研究徽学

 

《中国社会科学报》:徽学研究者应当如何开展当前研究?

 

卞利:以上存在的问题,对于徽学研究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首先,应准确了解和把握徽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将徽学视为区域史而不是地方史,并在整体史视野的架构内来考虑徽州的历史与文化,特别是对徽州制度史及其运行实态考察,徽州与相邻地区民众的日常生活、社会变迁和转型、经济发展道路和模式比较研究等前沿问题,都还付诸阙如。

 

其次,要加大徽州文书和徽学专题资料的整理出版与数字化建设。如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业已着手开展徽州文书的系统整理与出版,徽州文书和徽州家谱等专题资料数据库也在建设之中,不久将会逐步面向中外学者开放。

 

再次,应加强研究队伍建设,深化中外学术交流合作。目前,中日韩三国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一批年轻的徽学研究队伍正在形成。随着越来越多中外学术交流与深度合作的开展,徽学研究的国际化趋势,将会直接促进徽学研究繁荣与发展局面的形成。

 

最后,应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古汉语阅读基本功和历史知识的积累,拓展研究视野,全方位地开展徽学与敦煌学、韩国安东学等不同学科的比较研究。伴随更多学科背景学者的加入,徽学多学科研究的整体水平必将得到显著提高。特别是随着医学、艺术学和建筑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引入与渗透,有关新安医学、徽州科技和徽州建筑等领域的研究将会在更深、更广的范围内取得成就。

 

随着徽学研究资料数字化建设的逐渐完成,跨学科研究团队的次第形成,徽学有影响的创新性成果不断推出,徽学内涵讨论的不断深化,徽学的学科建设亦势必将日益走向成熟与完善。展望未来,我们有充分的信心,把徽学研究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吴楠)


责编:晓宇   薇薇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

复兴要略

更多+

振兴要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主管: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

主办: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承办:北京华文共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顾问:金启涛 主编:朱志福 执行主编:谢谦诚 副主编:谢立平

电话:010-67056229

Copyright©2016-2023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城乡新闻网

京ICP备160374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