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城乡新闻网 (官网 ) ,城乡经济,城乡文化,城乡特产,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数字乡村,三产融合,农业现代化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重大国策 振兴要闻 经贸参考 经济前沿 特别报道 复兴要略 民生民声 政策解读 规划与示范 安全与健康 数据新闻 内外双循环 城乡中国 现代农民 三农博览 乡村新时代 治理与法制 科技全景 乡愁拾遗 供采资讯 机构动态 智慧发展 期刊杂志 在线视频
网站首页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现代农民

花鼓灯生存现状调查:靠什么守住农民精神家园

时间:2016-10-29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城乡新闻网 点击: 7192 次
0

据中安在线讯 (记者 黄娜娜 彭旖旎 摄影 张凡效) 1023日下午,连续多日的小雨,使得通往中国花鼓灯第一村、蚌埠市禹会区冯嘴子村的道路坑坑洼洼,满是泥泞。伫立在村口的著名花鼓灯大师——冯国佩雕像,在秋风秋雨的挟裹下,显得有些冷清萧瑟。




1023日下午,上百位花鼓灯艺人聚集在冯嘴子村表演

 

下午三点,一阵欢快的锣鼓声,敲响这个安静的皖北村子,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村口的中心广场,几十名花鼓灯艺人披红带彩、梳妆打扮,为即将登台的表演紧张准备。

 

锣鼓声声,彩扇翻舞,喜悦的人们踩着节拍跳起来了!然而,偌大的中心广场,围聚在一起的除了老人,只有孩子。

 

记者调查中发现,虽然传统戏曲还守在扎根的土壤里顽强存活着,但由于受流行文化的冲击,因为年轻演员的流失,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危机。

 

民间戏剧,扎根基层,繁于基层




孩子们在上台前合影留念

 

千百年来,生长在淮河两岸的人们在稼穑、渔猎之余,每每于婚嫁、祭祀和庆岁之时,都会以花鼓灯这种粗犷、豪放的民间艺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感激和虔诚。它因优美的体态和悠扬的唱腔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

 

而冯嘴子村无疑是我国花鼓灯艺术明灯中最为耀眼的一盏。冯嘴子村庄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村中居民以冯姓居多。在这个拥有3000多村民的村子里,上至八十多岁的耄耋老人,下至三五岁的幼齿孩童,每个人拿起扇子,就可以“耍”一段花鼓灯表演。

 

当天,作为蚌埠市组织的花鼓灯艺术展演周的重要活动之一,这里将举行花鼓灯下基层表演。不管是活跃在大舞台中央的花鼓灯专家,还是草台班子的民间艺人,都会在舞台上,一展清扬的歌喉和欢快的舞姿。

 

今年才10岁的冯鑫雅和小伙伴们穿好衣服和道具,围聚在一起,兴奋地留影拍照,10分钟后,她将和其他小演员一起跳一段热闹的开场舞蹈。别看鑫雅年纪小,却已经有着6年登台表演经验的“老演员”了,在4岁的时候,就跟着爸爸妈妈去常州、北京等地演出,周末课余,她还会跟随长辈们,在周围村镇进行表演。

 

“不管是农闲还是节假日,村民们都会自发组织到一起,敲起震天的锣鼓,扭起欢腾的舞步,用朴素热烈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对家乡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据73岁的老艺人冯汝票介绍,在冯嘴子村,花鼓灯艺术已经有300年的历史,到冯鑫雅这一代是第八代。村里还有4户村民,祖孙三代都玩花鼓灯。

 

困境:“香火”无人传承,难再辉煌




面对青年演员和观众的流失,未来花鼓灯如何“舞”下去,成了一个尴尬又现实的问题


“学习花鼓灯非常苦,练功、下腰,很多小孩子都吃不了这个苦,一般五六岁的年纪学最好,而超过了12岁的孩子,剧团就不会接收了”,冯汝票是冯嘴子村花鼓灯剧团的团长,他介绍,目前在团里从事表演的约有60人,除了五六十岁的老人,就是正在上学的孩童,“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挣钱了,谁愿意留在家里跳这个。”

 

在剧团里,像冯鑫雅这样的小演员有十多位,每个周六和周日的下午,冯汝票都会把这些小演员们召集起来集训。“好不容易把这些孩子们培养出来,可是到了十八九岁的年纪,要不考上大学,要不外出打工,还有的结婚嫁到外地,现在村里能跳的,大多数都是像我这样老人家了”,冯汝票摇头叹气。

 

“剧团全部是自收自支,有时孩子们训练累了,想喝瓶饮料,都没有钱买。有些难处没有办法提,提起来就更难”,冯汝票满是岁月痕迹的脸上,更显得落寞沧桑。

 

“很多年轻人为了生计,困难又多,早就放弃了。”今年63岁的冯国报在剧团里,算是一名年轻的“演员”,因喜爱花鼓灯表演,仍在苦苦坚守,平时在家务农,有演出时,就穿上戏服走南闯北的表演。冯国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剧团每年有四五十场公益演出,收入只能靠周围村镇的婚丧嫁娶表演维持,在淡季的时候,一个月也演不了一场,目前剧团里一个演员的收入,一年也就几千元。

 

“在家里跳花鼓灯能挣几个钱?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在冯国报看来,年轻人不愿意学的原因就在学习花鼓灯非常辛苦还挣钱少,而且花鼓灯要学习很长时间,许多年轻人根本没那个耐性。面临剧团里越来越少的演员,冯国报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专家:传承中创新,才能让花鼓灯继续“舞”下去

 

民间戏剧的传承重在传“人”,当老一辈艺人伴随民间戏曲的消失而离开人世,由谁来延续民间戏曲的香火,更成了一个尴尬又现实的问题。

 

“对当前花鼓灯的现状,我们是有喜有忧。喜的是地方政府对于花鼓灯艺术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忧的是传统戏剧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今年已经71岁的著名花鼓灯表演艺术家高小平,对花鼓灯现状感慨至深。“希望花鼓灯能更多地走进校园、社区,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中去,让更多的群众认识花鼓灯、喜欢花鼓灯。”

 

对于18岁开始接触花鼓灯,至今已经跳了快60年花鼓灯的国家一级编导、花鼓灯表演大师娄楼来说,花鼓灯是自己一生的魂牵梦萦。冯国佩等老一代花鼓灯宗师的离去,让她一直在思索:“老艺人走了,我们能留住什么”。在她看来,如今的花鼓灯失去了原生态的东西,离开了生活的土壤,校园里培养出来的花鼓灯人才虽然学到了动作,却失去了最原汁原味的东西。

 

“艺术创作要贴近生活,只有走进基层,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生于淮河边、长于淮河边的国家一级编导、花鼓灯专家金明认为,“让花鼓灯在淮河两岸‘唱起来’,要以创新促传承,坚持重心向下,在群众中创作生产,在群众中演出提高,在群众中赢得市场、赢得口碑、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让花鼓灯真正‘沉下去’,进入百姓心中。”

 

这些年,想从事传统戏剧表演的孩子越来越少,选拔苗子已从原来的“千里挑一”,沦为“十里挑一”。也有专家认为,免学费扶持学习地方戏是传承地方戏剧的另一出路,建议职业院校在开设传统表演类专业时,纳入免收学费的范围,以此便可激发一些农村孩子学习戏曲的热情。

 

据了解,去年开始蚌埠市已启动花鼓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蚌埠市的多个中小学校,乃至大学校园,开设了花鼓灯课堂。蚌埠学院从2008年起,就在音乐与舞蹈系开设了本科生必修课程“安徽花鼓灯”,8年来为国家输送了500余名专业人才。

 

“虽然还没有春意盎然,但能感觉到已经走出寒冬了”,一些专家学者说,“活下来而不消亡”是传承地方戏剧的前提条件,只有在保护中,再进行创新创造,创作出群众喜欢看、看得懂的作品,花鼓灯的“香火”才能绵绵不断的传递下去。

 

责编:晓宇   琳曦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

复兴要略

更多+

振兴要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主管: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

主办: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承办:北京华文共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顾问:金启涛 主编:朱志福 执行主编:谢谦诚 副主编:谢立平

电话:010-67056229

Copyright©2016-2023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城乡新闻网

京ICP备160374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