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的柏油路、规范的道牙石、漂亮的路灯、雪白的墙壁,还有那沿街手绘的水墨画、蜿蜒起伏的环山路、漫山遍野的桃树林、爬出墙外的南瓜藤和鸡鸣牛哞、袅袅炊烟,仿佛一个现实版的“世外桃源”……这是河南省禹州市方岗镇石坑村充满乡土气息的一幕。
从一个杂乱无序的小山村,到美丽乡村“桃花源”的蝶变,石坑村是怎么做到的?
作为地处全镇最西南的小山村,石坑村坚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发展理念,大力保护乡村原貌,按照传统村落的格局修复乡村,保持原有的静谧、古朴、天然、闲适,还原清新古朴、原汁原味的乡村风景,让一砖一瓦都成为看得见的“乡愁”。
栗子沟自然村保持着传统的石墙、石屋、石垌、石堰,更保存着“环山十里尽垣墙”的农家山庄、清末举人王棽林故居“何陋居”和“小琅嬛”,2017年被河南省公布为省级传统村落。该村就突出传统古村落特色,开发王举人故居游。
在上石坑自然村,结合禹县县委和禹县临时人民政府办公旧址、禹县独立团副团长李志斌作战指挥部旧址等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研学实践。在下石坑自然村,依托南部角子山上的千亩桃树和山沟里废弃的30多孔土窑洞,把美丽乡村向观光旅游、休闲体验转型升级。
道路不通,村“两委”干部就筹资修建了6米宽、18公分厚、3.6公里长的环山路,形成了连通下石坑、上石坑、栗子沟三个自然村的U行环山旅游路线。
村环境差,党支部书记段小永就动员党员群众开展环境整治,他主动垫资8万多元,修建广场,平整地面,垒砌花池,栽种绿化树,安装健身器材,成立20多人的舞蹈队,让村民们每天晚上都能来广场上唱戏、跳舞、游玩、健身。
今年3月,石坑村举办了第一届“桃花旅游节”。那满山妖妖的粉红、田野麦苗的碧绿、排队进山的车辆、漫山遍野的游客、窑洞农家乐的爆满、各路网红的爆屏,让石坑村“桃花源”声名远扬。
第一届桃花节的成功举办,让全村干部群众都看到了生态旅游的火爆和无限潜力。为了提升石坑“桃花源”的知名度和承载量,今年4月,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石坑村实施了美丽乡村提升项目。主街道铺设柏油路面6000多平方米,大街小巷统一修通了排水沟,用彩砖铺设排前路19条5000多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91盏,沿街绘制“乡愁”墙体水墨画50多幅,让全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段小永还组织村民把角子山下沟两侧废弃的土窑洞修缮利用,建成主打山野菜、土鸡蛋、跑山鸡、杂面条为特色的“农家乐”,让石坑村就像村头写的那样“梦开始的地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充分利用古村落和满山千亩桃树林的独特优势,发展绿色生态游,让梦里乡愁‘桃花源’成为我们石坑村的绿色银行!”段小永满怀希望地说。(图片/刘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