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荪2号’‘皖荪3号’是安徽省内首批登记的红托竹荪新品种,菌丝粗壮,发菌整齐,抗杂和抗逆性强,每平方米产量接近4千克,200平方米的智能菇房一年三轮种植产值可达30余万元。”近日,在太和县大张村安徽省百麓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红托竹荪种植基地的智能菇房内,省特色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菌专业组组长兼岗位专家、省农科院蚕桑所张磊博士向前来参加“特色食用菌新品种与工厂化栽培关键技术转化”观摩座谈暨技术培训会的食用菌种植大户、企业代表介绍红托竹荪在我省工厂化种植取得的成果。
红托竹荪被称为“雪裙仙子”“菌中皇后”。“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元素,口味鲜美,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食用菌之一,目前鲜菇价格约160元/千克。”省特色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蚕桑所副所长汪泰初告诉记者。
为让深山密林中的“雪裙仙子”落户皖北平原,2019年起,安徽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菌物资源创新与利用团队在省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支持下,开始对红托竹荪进行“工厂化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通过对该菌株的不断驯化选育和技术攻关,选育出适宜于工厂化栽培的皖荪系列新品种3个(皖荪1号、皖荪2号、皖荪3号),辅以推广运用液体菌种技术、工厂化立体式栽培技术、智慧方舱栽培技术及精深产品开发等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让红托竹荪这个主产于贵州的品种在安徽发扬光大。如今,“雪裙仙子”已在太和落地生根,成功实现了规模化栽培、周年化种植。
红托竹荪的生长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其生长和发育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8~28℃,其中20~25℃是其生长最快的温度区间。所以在自然林地条件下,一般春季4月至6月和秋季的9月至11月是它的采收时间。“我们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对菇房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关键环境参数的优化和调整,不仅大大提高了产量和品质,而且使红托竹荪从菌包覆土到采收,只需要3个月的时间,相比传统栽培来说,周期缩短了整整一半,将原本一年仅能种植一季的红托竹荪提升至三季。”安徽百麓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跃霖介绍,他们还通过智能化菇房的改造,使原本一人只能管理一个菇房提升到一人可以管理一个单元(12个菇房),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目前公司生产的红托竹荪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武汉、合肥等大中城市,供不应求。
“雪裙仙子”落户皖北平原带动了当地农户的增收。百麓公司通过转化成果,在太和宫集、胡总、马集、赵集等乡镇新建了多个工厂化栽培基地,以智慧化菇房为单位,整体承包给菇农,菇农按每个菌包6元至7元的价格从总公司购入竹荪菌包,自行承担菇房的人工和水电费用,总公司定期指导生产过程,竹荪成熟时总公司按市价收购。“目前已带动太和县周边近百户菇农承包智慧菇房,按一年栽培2轮计算,一户可增收近20万元。”王跃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