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 >>正文

古城博物馆收藏集锦(一)

2024-01-02 10:01:43 来源于:中国城乡新闻网

图片2.png

现在山海关古城历史博物馆,收集到的山海关历史文物达3000多件,不少人都会问我:“建一个“非国有博物馆”也不挣钱,你图个啥?”我说:“收藏山海关历史文物和老物件,主要靠情怀与意志,要有广阔的人迈关系和视野,要有足够的资金和对山海关历史知识的了解。山海关有着600多年历史,文化基础相当丰富,有很多的珍贵文物都散落在民间,它不象瓷器、玉器等,你收到一件,可能还有第二件,第三件,而珍藏在山海关民间的历史文物和老物件,却是收到一件,就少一件,我们要象保护眼睛一样,收藏山海关历史文物,使这些文物来到博物馆里面活起来、会说话。

山海关古城历史博物馆已经成立六周年了,而收藏在里面的历史文物,却在默默供大家欣赏和参观,今找出十件历史文物,让它们说说话,博物馆里面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很多,这只是其一,古城历史博物馆是山海关一张名片,希望大家有机会去参观与欣赏。

明洪武“大明通行宝钞”

山海关古城历史博物馆有一张十分珍贵的明洪武年间“大明通行宝钞”,其材质为桑皮纸,实属罕见。

大明通行宝钞是明朝官方发行的唯一纸币,后因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民怨沸腾,正德年间废止。其发行的背景是: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始造。由于当时缺铜,而大部分的铜材料都用于做铜火铳等武器,主要用于防务。于是明洪武七年颁布“钞法”,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并于次年以中书省南京名义发行。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朝廷又发行小钞5种,即拾文、贰拾文、叁拾文、肆拾文、伍拾文,票面幅面较小。永乐年后所印行宝钞仍用洪武年号,且禁止民间用黄金、白银买卖交易。

洪武二十二年前后,纸币时贬时升,江西、福建一带二贯纸钞只能换铜钱五百文;永乐二年(1404年),米一石一度值钞一百贯;永乐五年(1407)米一石值钞三十贯;宣德初年,米价已达到宝钞伍拾贯;宣德七年(1432年),宝钞一贯只值铜钱5文;正统九年(1444年),米价涨到宝钞一百贯,明钞已不能通行,“积之市肆,过者不顾”;正德年间(1506-1521),宝钞实际已经废止。此后,明朝不再发行纸币。

据相关历史文件介绍:洪武十三年(1380年)立倒钞法,允许以旧钞向国家换新钞,但要缴纳工本费。从洪武八年(1375)到正德元年(1506),大明宝钞在明朝前后使用共计131年。

图片1.png

                                                    “大明通行宝钞 ”

由于当时纸质较差,大明宝钞难以耐久,且明代纸币只发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发行当年就通货膨胀,贬值极快,人民纷纷弃之。正德年间,宝钞实际已经废止。

此后,明朝不再发行纸币。因为是纸币,存世下来的大明宝钞非常稀少,因此大明宝钞作为一种经典的中国古代纸币非常受到收藏者的青睐。

明洪武十四年(1381)徐达到迁民镇,建山海关设山海卫,损耗大量资金,因明朝京都在南京,路途遥远,不可能扛着黄金,带着白银,来到迁民镇建关设卫,而修关建卫所需要的费用都是用大明通行宝钞来结算。博物馆在当地收藏到的“大明通行宝钞”,就见证了这段历史,此枚宝钞现珍存在古城历史博物馆明朝展厅内,深受广大游客的青睐和关注。

  (供稿:山海关收藏家 大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