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记者从日前浙江举行的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接下来,全省将以“文化+民生”为突破口,深化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改革,继续把文化资源的“蛋糕”做大做优,同时进一步精准送达老百姓手中。
今年2月18日,浙江省委高规格召开专题会议,对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作了系统部署,明确将打造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溯源铸魂传播新高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高地、人文经济新高地、社会文明新高地和国际文化交流新高地在内的“五个新高地”。
记者了解到,在改革创新举措上,浙江则锚定“3个+”,即“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聚焦文化发展动能从何而来,文化产业增量空间在哪里,文化惠民利民目标如何实现等关键问题,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
发布会上,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来颖杰表示,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高品质、高层次文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越来越多元,文化供给的成色占“幸福指数”的权重也越来越大。“对此,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努力。像去年,浙江首创文化特派员制度,省市县三级选派1570多名文化特派员,实现乡镇和街道全覆盖,很受基层群众欢迎。”
据介绍,接下来,浙江将重点在乡村、海岛、山区投放更多资源和精力,继续深化文化特派员制度,常态化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服务供给、文创产品培育等惠民服务,推进以文脉厚村、文创富村、文化惠村、文艺塑村、文明润村、人才兴村为内涵的人文乡村建设,擦亮“村晚”“村歌”“村运”“村跑”等品牌,深入实施“艺术乡建”等项目,在通向精神富有的大道上不落下任何一个地区和群体。
与此同时,浙江还将围绕“优质共享”这一关键点,让文化供给更具品质感,尤其聚焦解决打通“最后一公里”,迭代提升品质文化生活圈,擦亮新时代“钱江浪花文化直通车”文化惠民品牌,深化“文艺赋美”工程,创新打造公共文化共同体,让广大百姓都能享受文化建设新成果,且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便捷的“文化大餐”。
在来颖杰看来,文化建设要重视硬件设施,但也不是贪大求全,而是要用最少的投入、办最多的事情、做最好的服务。对此,浙江将采取省市县联建、整合资源等方式,推进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同时树牢“好用管用”导向,高效能提供优质文化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推进共同富裕、精神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