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匠精神 >>正文

胡庆伟:传承胡记贡面 传播家乡味道

2024-07-09 17:11:15 来源于:掌观南和

排列如齿梳一般整齐的面条,经过汤汁的浸泡,柔软细滑,口感细腻,雪白如丝的面条,翠绿油亮的葱花,清澈宽裕的面汤,这就是美味的胡记贡面。

一碗美味可口的贡面

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东三召乡胡街村一个农家小院里,记者看到胡记贡面传人胡庆伟正身穿白褂在制作贡面,只见他正在把饧好的面条上架抻制,一排排、一行行的面条颇为壮观,果然是“近看如丝,远望似瀑”。

胡记贡面传承人 胡庆伟

我从小跟随在父辈身边,学做贡面。记得小时候放学回到家,院子里经常挂满了贡面,细的跟头发丝一样,满院子都是面的香气。

2002年,胡记贡面的21代传承人胡庆伟毕业,本想去大城市看一看绚丽多彩的世界,但父亲还是希望他可以回家继承贡面制作。在和父亲的交流中,他开始意识到,贡面制作技艺传承过程中,老龄化严重,做面的人越来越少,如果年轻人都出去闯荡,这项传统技艺将会失传。最终,他还是决定留下来。

胡庆伟告诉记者,与很多挂面不同,这种挂面每个步骤都是纯手工制作。做空心贡面,需要耐心,也需要细心。做面的工序繁琐、耗时,有和面、揉面、搓条、上筷等20多道工序,光醒面就要四次,从和上面后,就一步不能离开面了,凌晨5点起来和面,到中午12点,才能开始收面。

制作好的贡面正在晾晒

胡庆伟记得从很小的时候他就每天早上早早起床干活,给爷爷打下手,如今轮到自己做面,他才理解到个中艰辛。

“面不能等,催着人往前走。我开始逐渐体会到爷爷做面的辛苦,也感受到爷爷坚持做面的精神,这成了我坚持下来的重要动力。”胡庆伟说。

贡面制作复杂,不能有丝毫的差池,只能在时间上多下功夫,它不仅是一种食物,更代表的是一种朴实、勤劳的精神。胡庆伟家里至今保存着爷爷用过的扁担,当初他就是用这根扁担担着面条走街串巷,将这份美味送到千家万户,也留下了“诚信面条匠人”的美名。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还了解到,胡记贡面起源于明朝。传说明朝正统年间,胡敔任兵马指挥司副指挥(现邢台市南和区东三召乡胡街村人士),其母亲为皇帝乳母,年幼的皇帝朱祁镇食欲欠佳,胡母遂依据祖传手法,为其精心制作面食,面食鲜咸合口,小皇帝胃口大开,遂命御膳房将面食定为宫廷贡面。清光绪年间,地方官吏曾以此进贡皇宫,列为宫廷佳品,故而得名宫面,又名贡面。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胡记贡面

在坚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胡庆伟在不断的探索中又研发出金丝面、蔬菜面等口味的贡面,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和市场需求。新口味的贡面上市后,很受消费者喜爱,但研发过程也很艰辛。蔬菜粉加多了会影响蔬菜面筋道的口感,加少了会导致营养不均衡。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找到了合适的配比。

也许刚开始做贡面是为了生计,但是现在,胡庆伟只想把胡记贡面的制作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吃到正宗的胡记贡面,让家乡的味道传播更广。

(记者:杨欢 高瑞勇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