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霞浦县下浒海域,渔民养殖户采收海带。
食海而渔、傍海而居,闽人与海,密不可分。
福建拥有长达3752公里的陆地海岸线、13.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海岛2214个,均居全国第2位。
在得鱼盐之利、享舟楫之便的同时,自古,闽人便注重与海洋和谐共生,如今,福建更是打造出海洋生态修复的范式,成为向世界展现人海和谐的窗口。
不久前,第九届青年地学论坛在厦门召开,这是论坛首次在海滨城市举办。透过青年科学家们的眼睛,我们看到了海洋保护中的闽人智慧。
以海为田,向海而兴,闽人正谱写海洋生态保护的新篇章。
石沪?石护!
行走在福建的海岸,时常可以看见,潮间带上散落着一道又一道上百米长的弧形石堤。
这是利用潮差原理进行捕捞的定置渔具,名曰石沪。福建是中国记载修建石沪最早的地区,早在明代便已蔚然成风。
明朝成化至弘治年间,家住惠安县崇武镇峰后村的陈上宣带领族人前往海边,修建石沪。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要搬移和垒砌成千上万块巨石,故而需动员整个宗族的人力。
石沪建成后,涨潮时海水淹没石堤,鱼群随潮而入;退潮时,石堤拦住了大鱼回游的路线,不必出海,渔民也有新鲜的渔获。
靠这种“守株待兔”的捕鱼方式,当地渔民和海洋保持着长久的生态平衡。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峰后村的石沪仍在使用。曾任惠安县重华文史研究会秘书长的陈金良回忆,当时每天在石沪能收成两次,早晚各一次,一次最多可以收成14担,最大的有上百斤的鱼。
陈金良认为,用石沪来捕鱼,在生态保育与适度休养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遵循潮汐的规律来守“沪”待“鱼”,避免过度捕捞;石沪内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潮池,成了培育海洋生物幼苗的温床;建造于潮间带上,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离岸堤,不但对海滨起了保护作用,而且减缓了风浪对于陆地的侵袭。
历史上的福建海岸,从北到南,遍布着数以千计的石沪,从它们之中,我们或许可以窥见先人“天人合一”的生态观。这些矗立在陆地生态系统向海洋生态系统过渡地带的石沪,成为福建先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鲜活例子。
或是得益于闽人对海洋生态的保护,福建的海湾成了众多海洋生物喜爱的栖息之所。清康熙年间,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海错图》,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海洋生物图志,记录了300多种海洋生物,其中有177种现于福建。
近海捕捞与养殖,自古便是福建人日常食物来源。以海为田的福建人,也一直在用心呵护着自己的一方良田。
要用海 先养海
要用海,先养海。相较于古时利用潮汐,“遵循天道”的方式,今人对于海洋的利用和保护则更为主动、科学、系统。
今年5月,福建省自然资源厅组织认定了全省第一条生态恢复岸线——厦门市鳌冠村附近海域生态恢复岸线。2021年起,厦门市通过开展红树林修复、海岸带保护修复、滩涂营造和滩面清理等,对鳌冠海域岸线进行了修复整治。
自然岸线及周边海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海岸带系统的复杂性日益加剧。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民汉在第九届青年地学论坛上指出,面对这一问题,需要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体系和新范式”,构建陆海统筹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科学框架。
海洋可持续发展,贵在意识,胜在谋划,重在向科学要答案。
早在1998年10月,福建省便出台《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定》,海洋环境保护成为五个方面措施之一。
2000年6月22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到省海洋与渔业局调研。他说,加大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的力度,要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明确指出要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强化海洋生态保护。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福建颁布《福建省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福建省“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福建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福建省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工作方案》等,提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与政策措施等。
锚定“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建设目标,福建持续开展海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目前,福建已有15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入围中央财政支持项目,争取补助资金37.54亿元,为致力打造海洋生态修复“福建样板”增添动力。
经略海洋历史悠久的福建,把“深蓝”密密织进了高质量发展新篇中。
在漳州,将老旧的泡沫渔排升级改造为塑胶渔排,渔民的耕海方式转换了,海更清了,水更净了;在宁德,大黄鱼经过驯养培育变成致富鱼,验证了发展海洋产业与保护海洋资源之间并行不悖的关系;在厦门,福建海洋创新实验室破解了一个个海洋密码,向科学要答案,成了开启产业新路的钥匙……
从曾经简单地顺应天时,到如今的生态养海、科学用海,福建人与海洋的关系不断重构,一步步向着建设人海和谐共生的“共享家园”迈进。
碧海银滩 金山银山
持之以恒做好海洋生态保护,是为万物谋和谐。而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则是将碧海银滩变成金山银山的深邃思考。
沿着蜿蜒的福建海岸线,125个大小海湾星罗棋布。去年,生态环境部公布了《全国第二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名单》,厦门东南部海域、漳州东山岛南门湾—马銮湾段两处入选,加上福州滨海新城岸段,福建已有3个国家级“美丽海湾”。
曾经,侵占海湾搞养殖、违占海岸乱搭盖、垃圾污水直排海,海湾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破坏。美丽海湾建设,成为美丽中国在海洋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
以厦门为例。从高空俯瞰,厦门岛被一众海湾包围,是一座独特的海湾城市。
依湾而兴,以筼筜湖综合治理为发端,厦门在国内沿海地区率先提出湾区综合整治理念,渐次开启了西海域、五缘湾、环东海域、杏林湾、马銮湾等湾区综合整治,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上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筼筜湖总部经济区、五缘湾高端商务区、厦门科学城,依海而兴的城市新区,正通过生态修复提升城市空间,进而实现产、城、海高质量发展。
昔日的“烂潮滩”五缘湾,经过生态修复,有了拥抱四海宾客的底气。“良好生态条件,让五缘湾有了发展帆船游艇产业的机会,并且延伸出高端文旅、生态康养、酒店会展等丰富业态。”厦门市湖里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王达介绍,五缘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全国第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点海成金,背后不仅藏着生态密码,更需要久久为功,走出一条“以环境优化增长、以发展提升环境”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厦门全域海洋生态修复,不是就海而海或就湾而湾的生态修复,而是为海湾区域生态质量提升、生态韧性增强、生态功能与承载力增加、生态产品与人民福祉增多的海洋生态修复。”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原所长余兴光说。
事实证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可以统一起来的。经过时间沉淀和实践检验,“厦门实践”成为全球海湾型城市高水平生态修复的典范,成为向世界展现中国人海和谐的窗口。
随着海洋的奥秘不断被揭开,人类与海洋的和谐相处之道日渐清晰。向海而兴、拓海而荣,闽人正尚新图变,弘扬人海共生的海洋文化,书写向海图强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