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全景 >>正文

智能制造“武汉方案”持续上新

2024-08-07 12:00:39 来源于:湖北日报

8月5日,武汉智化科技的自动化合成实验室内,移动机器人正在从反应平台上取样品。该公司已实现全流程自动化、软硬件一体化,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还降低了人力成本和劳动强度,极大提高了药物分子合成效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朱熙勇 通讯员 赵国琴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马文俊 通讯员 武经宣 吴迪 实习生 刘芳余

近日,知名咨询公司高德纳(Gartner)发布中国人工智能(AI)调研。调研报告中提到,到2027年,我国制造业的AI使用渗透率,将以10%的年复合增长率上升。

飞速成长的市场中,场景驱动正在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重要模式。眼下,武汉市正抢抓机遇,实施人工智能场景应用计划,推进智能制造迭代升级。不断开放的硬核场景下,人工智能正全面赋能新型工业化。

生产线上有了“靠谱同事”

8月6日,位于光谷三路的烽火通信数字化工厂内繁忙依旧,却少见人影。指挥室屏幕上,28台AGV机器人在厂内灵活穿梭,10余条高水平自动化生产线开足马力。

“依托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借力AI技术在内的大量先进制造、信息技术,这里已是当下光缆行业内数字化程度最高的工厂之一。”烽火通信光缆智能制造专项经理肖昌云介绍,通信光缆产品订单客户定制化程度高、快速交付的压力大,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不断倒逼生产管理升级。

AGV机器人能根据生产需求,依托“视觉+激光”导航技术,为各生产环节高效配送货品;生产线上,高性能AI视觉检测技术堪比“火眼金睛”,全天在线,使产品外观检测准确率大幅提升。

“2022年起,我们优化了超过40个业务模块、100多个问题点。”肖昌云说,完成数字化改造后,公司数据流动效率提升了30%,光纤光缆产品制造效率提升了20%。

而在三镇工厂,类似的人工智能应用已不鲜见。武汉行芝达为汽车生产线构建数字孪生体,可帮助实体生产线快速诊断故障,节省30%以上的修复时间。华工科技行业首创AI智能切断线规划算法,实现毫秒级响应,精度达到0.1毫米级别,切割功力赶超资深操作员。

今年6月,武汉入列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彰显工业强市“智”造力。同期武汉发布首批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典型案例,19个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人工智能应用实例,正向全市火热铺开。

“AI化学家”改变行业未来

跟随一项项场景落地,人工智能不仅显著提升了企业发展的量和质,还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行业未来。

长期以来,化学合成药研发一直困于“手工”,效率低、成本高,即便对于一位成熟的化学家,设计一条合成路线,通常也需30分钟至两个小时。

然而,武汉智化科技的智能AI逆合成路线设计平台,数分钟内即可完成同类任务,且方案更经济环保。

“基于自研底层算法,以及10余年来积累的6000余万化学大数据的持续打磨,平台路线设计能力已与成熟化学家无异。”公司创始人夏宁介绍,以往经年累月的偶有所得,已渐渐成为人工智能辅助下的日常产出。

去年,依托平台能力,该公司发布软硬件一体化的智能自动化合成方案。经合作商验证,接入该方案的实验室,平均效率提升50%,实验成本降低40%,项目整体研发速度相较传统模式可提升近3倍。

“高企的投入与时间成本,曾是新药上市的拦路虎。如今随着AI的规模化应用,未来5年至10年,整个行业将会是完全不同的景象。”夏宁说,目前,辉瑞、人福医药等百余家药企、医药外包公司已与智化科技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推进新药智能化研发。

AI带来的颠覆性改变,不仅停留在医药行业。为加速抢抓产业升级风口,武汉去年已发布《武汉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实施方案(2023—2025年)》。其中提出,该市将依托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智能化升级需求,提供自主可控的智能制造“武汉方案”,到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超过400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