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 >>正文

打造教育评价改革的长沙范式 长沙品质教育惊艳中国教博会

2023-11-20 09:38:53 来源于:红网

111.png

222.png

333.png

444.png

11月19日上午,长沙市教育局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长沙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分论坛。

回应教育实践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展示教育领域创新改革成果,11月18日-21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教博会在珠海举行。11月19日上午,长沙市教育局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长沙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分论坛,全国各地教育同仁约200人参加本次论坛,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凌艳主持。

本届教博会全国有20项优秀成果获SERVE奖殊荣,长沙市《区域构建普通中学教育质量增值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和《“五有四化”主题式地理教学改革实践》两项研究成果荣获SERVE奖。

十年磨一剑 长沙教育评价改革打破“唯升学率”

2013年,长沙成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开始探索“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通过10年的努力,扭转了长期以来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倾向,推动了育人方式由育分向育人的深刻变革,让发展基础不同的学生、教师、学校都有了出彩的机会,区域教育新生态悄然形成。

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领域的瓶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提出新要求。会上,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王建华以“持续推进评价改革,引领教育生态之变”为题致欢迎辞。他表示,长沙市自2013年被确定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以来,持续推进区域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坚决破“五唯”。新时代、新征程,教育评价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锲而不舍将改革向纵深推进,为区域教育高品质发展增强动力和活力。

长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孙传贵从“评什么、用什么评、怎么评、高效评、怎样用”五个方面向与会嘉宾分享长沙市“区域构建普通中学教育质量增值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

从2018年开始,长沙连续六年召开评价报告新闻发布会,面向社会公布“低进高出、高进高出”、特色发展等“学业增值+综合素质”发展靠前的学校名单,发布市级、区县级、校级三个层面的评价报告,引导师生“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背景比努力”。一批因群众不了解导致认可度不高、“不起眼”的学校,在新的评价体系里面进步幅度表现亮眼,赢得广大家长认可,也让一些名校因“负增值”感到了压力,打破传统的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倾向,推动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型。

孙传贵表示,作为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智慧教育示范区,长沙市将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智慧赋能,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评价融合创新,驱动教育评价更加精准化、智能化、个性化。进一步加强评价结果深度应用,健全评价问题反馈、实时预警和结果应用机制,解决好教育评价“最后一公里”问题,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供积极探索和有益经验。

长沙市教育局原副局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专业委员会专家缪雅琴向与会嘉宾介绍了长沙“基于大数据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与探索”,她提出长沙初中综合素质评价从区域试点到全面推进,从纸质档案到单机版、网络版再到互联网+版,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升级完善,目前已形成综合素质评价比较成熟的大数据评价体系与管理模式。在全面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引导育人理念更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引领学校文化重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沙基础教育改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长沙实践和长沙经验可以回答现在教育改革领域遇到的一些难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辛涛教授点赞了长沙模式,并作《科技赋能教育评价改革:现状与前瞻》的主旨报告。他从“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背景、互联网+监测方面取得的进展、智慧监测与评价未来方向”三方面进行阐述,聚焦未来教育质量监测与先进科学技术在融合时潜在的攻关方向与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在实际工作中突破评价技术瓶颈,厘清发展路径,推进教育评价数字化转型深有启发。

智评赋能未来 教育大咖掀头脑风暴

随后,会议进行圆桌论坛交流,论坛的主题为“智慧评价引领区域基础教育高品质发展”,重点探讨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数字化转型、规范实施、技术探索和结果应用。参加论坛的对话嘉宾包括长沙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聂庭芳,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军山,长沙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周小青,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章勇,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卿子俊,长沙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应用实验校、南雅中学校长李亮。

聂庭芳介绍了区域教育评价工作的具体做法。长沙市2013年启动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一直致力于打造国家所需、长沙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的区域特色的市级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坚持从上到下,从想法到做法,从学校到机关一盘棋,全域全员协同推进。始终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引领作用,以评价改革推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完善,在加快推进长沙教育品质发展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教育评价的方式正在向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转变。例如,通过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自动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为教师提供更加准确、便捷的评价结果。”黄军山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正在深刻改变教育评价的面貌,推动其向数字化、多元化、智能化和开放化的方向发展。这将有助于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为改进教学质量和提高教育公平提供更好的支持。

周小青介绍了长沙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2.0版指标体系的升级实践。经一线教师、校长广泛参与指标修订研讨,不同层面专家严谨论证以及试点评价数据的检验,长沙市于今年推出了2.0版的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新指标体系。新指标体系包括学生成长、教师成长、学校发展三个方面共12项一级指标,36项二级指标,103项三级指标。

章勇分享了长沙市教科院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研发四代增值评价技术的迭代升级,第四代多水平SGP模型的应用突破在于:计算每一名学生在同水平学生中的出入口位置的变化对学生增值进行评估,再根据每个学生增值得出学校增值。该方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评价天花板效应,确保了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卿子俊分享了成都市教育评价改革的做法,成都市2020年引入长沙市教育质量增值评价理念和技术,在成都市多所中学开展评价实践。 在“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增值评价理念引导下,学校更加注重“净效应”和“增加值”,切实解决了因起点不同带来评价不公的难题,打破了单一、静态的终结性评价困局。

评价要落地,最终在学校。李亮作为长沙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应用实验校的代表,介绍了学校层面在评价结果应用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例如:在2019年的综合评价报告中,有一个学科的增值发展靠后,结合数据分析,学校发现这个学科的教学进度过快、教学难度偏大、对于中等生关注不够,是主要的症结。在采取了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后,2022年的评价报告中显示这个学科的增值及学业相关因素发展均进入到全市前列。(记者 贺卫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