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 >>正文

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有了科学指引

2024-11-22 09:57:11 来源于:中国教育报

  面向未来,关键是持续关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情况、新要求,结合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情况,持续推进、不断优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未成年人模式建设予以具体指导。《指南》主要面向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提出了未成年人模式建设、运行和使用等全链条方案,要求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三方联动”,形成合力,并要求创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措施,从时间、内容、功能方面实现“三个优化”。

  当下,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突出表现为普及率高、前沿技术融入度高、低龄化等特点。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成为网络空间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切实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近年来,国家网信办指导网站平台持续推进青少年模式建设。总体而言,青少年模式建设在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但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实际使用率和用户感知有待提升。突出表现在缺乏系统性、专属内容池过浅、安全屏障易于突破、缺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细分规定、缺乏对行业的激励和惩戒措施等方面。

  比如,此前保护机制多要求各应用程序自行设置青少年模式,未涉及智能终端和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亦缺乏对整个行业的指导性意见。实际应用中单个应用程序分散计时,难以控制未成年人用网总时长。家长也难以约束未成年人重新安装软件来规避用网时长和浏览不当内容。

  又如,此前青少年模式多沿用超过累计时长需输入密码后方可使用的限制手段,但实践中很多厂商均主动或被动留有后门和“破解办法”,如卸载重装软件、进行假身份认证等方式,均能轻松绕过青少年模式。由此导致该模式在部分未成年人群中形同虚设。

  由于缺乏对内容的年龄分级,一些平台企业或“一刀切”彻底将青少年模式变为“幼儿模式”,或打着服务高中阶段学生旗号,向学龄前或小学生投放不当内容,这些均严重影响家长学生开启该模式的积极性。

  《指南》充分考虑了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遵循行业客观规律,要求多主体协同强化未成年人模式建设,很大程度上回应了旧模式暴露出的一些不足,有助于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青少年上网主要涉及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指南》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将产业引导对象从应用程序拓展至上述三个方面,强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之间通过必要接口和数据共享,实现“三方联动”,提供未成年人模式时间管理、内容管理、权限管理等功能。《指南》还要求未成年人模式支持家长或未成年人用户在多个移动智能终端进行统一设置。这些举措将改善单兵作战、三方互相掣肘的窘境,有助于打造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便于家长总量控制未成年人用网总时长,也有助于规避未成年人通过个别程序内操作绕过青少年模式保护机制的风险。

  过去的安全模式为人诟病的一点在于须由家长自主设置,部分应用程序启动流程复杂、开设方式隐蔽,导致部分家长不懂或懒于操作,普及率不高。《指南》明确提出便捷使用的通用规范,要求移动智能终端设置未成年人模式入口应当在醒目位置、便捷易寻,方便用户一键切换。同时,《指南》明确提出了设置多重防绕过的要求。这些要求均有助于解决安全屏障易于突破问题,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火墙。

  未成年人内容池过浅和缺乏分龄设置是影响过去青少年模式应用率低的主要难题。《指南》将分龄原则作为未成年人模式的通用规范,并根据分龄原则明确规定使用时长限制、适龄内容推荐以及分发平台互联网专区。这一要求,不仅有利于打造符合特定年龄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和内容,一定程度上也为企业进行内容创作提供了框架约束和明确指引,有利于推动优质内容的源源不断涌现,进而为净化网络环境、减少青少年网络沉迷提供帮助。

  《指南》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实操层面的落实与细化,亦是对过去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经验的全方位总结,为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面向未来,关键是持续关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情况、新要求,结合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情况,持续推进、不断优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要不断探索可行方案、创新保护举措、推广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指南》内容、丰富应用场景,不断强化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比如,《指南》对专属内容池和分龄差异化提出了要求。落实这些要求,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可考虑更为细化的引导机制,建立针对未成年人内容创作的激励和惩戒机制,平衡安全审核和内容多元化关系,激励平台和内容企业打造适合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优质内容。此外,在未成年人模式建设中,家长和教育机构等也应加强对未成年人模式应用的及时反馈,支持厂家和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调整该模式。

  能否健康、安全用网与未成年人自身的网络素养也息息相关。未成年人如能形成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技能和必要安全素养,就能够自主构建“网络防火墙”,从而避免遭受不良信息侵害。而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需要政府、教育机构、网络行业和家长共同努力。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