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乡中国 >>正文

小村农田“变形记”

2025-04-11 11:50:41 来源于:辽宁日报

辽宁日报记者  胡海林

清明节后,大地回暖。在沈阳市沈北新区孟家台村,56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目标锁定在插秧前完成整田作业,不误农时。

2月17日施工队伍进场以来,拆除旧渠、田间开槽、清淤排水沟等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高峰时,现场同时投入上百人力、60余套设备,多个工序同步推进。”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付鹏说。

在大田临干道旁,工人正对1.5米宽的输水主渠实施混凝土浇筑。主渠建成后,将与上游的辽河灌区取水口相连,结束该村自备井大面积浇田的历史。

“这里不仅要新建30多公里输水渠解决供排水问题,还要修建田间作业路、桥涵、水闸等辅助设施,方便生产作业。”现场协调人员张雪峰表示,建设完成后,将大幅提升农田生产保障能力,同时方便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

孟家台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最大的亮点来自同步推进“小田并大田”,并实施整村土地流转。

“过去田块较为分散,部分小田块离作业道、水源较远,灌溉非常不方便。经协商,大家都同意‘小田并大田’,并按每亩田1200元的价格流转出去。”孟家台村党支部书记刘玉石说,仅撤除零碎田埂一项,就新增24亩农田。

孟家台村的高标准农田,不仅有标准的基础设施,还附带了智慧灌溉系统,在手机上就可远程浇水作业。沈北新区乡村振兴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创新建设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智能化设施是大势所趋。将农田建设与智慧农业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打造现代化大农业新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