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染阡陌,铁牛欢歌。4月7日的田墩镇田野间,一卷卷青翠秧苗沿机耕道次第铺展,数台插秧机来回穿梭,轰鸣声惊醒了沉睡的沃土。随着机械臂规律摆动,秧苗如绿线谱般精准跃入水田,转眼间千畦碧浪随风起,远山含黛、村舍俨然,共同勾勒出一幅现代农耕水墨画卷。
“3台插秧机同时作业,一天可以插秧120亩,今年计划种植的400亩早稻大约三天半就能完成。”种粮大户蒋仙文算起了经济账,“机插秧行距更均匀,更有利于秧苗生长,不仅省时省力,还能省下不少人工成本。”
在温室育秧中心,记者看到,秧架上青苗叠翠,自动化喷淋系统正为秧盘“精准喂水”。据工作人员介绍,22盘秧苗满足一亩田需求,恒温环境让育秧周期缩短至40天,既抢农时又省秧田。
“今年全镇早稻种植2360亩,主推陵两优46、中早47两个品种,无人机直播与机械插秧双管齐下,目前插秧已过半,预计4月15日将全面完成插秧。”该镇分管农业负责人黄宗春介绍,“在科技助力下,今年早稻亩产预计可达500公斤,同比增产10%。”
机械轰鸣声中,镇党委书记陈志军向记者描绘发展蓝图:360余万元涉农资金浇灌出1个现代化育秧中心和4个农机合作社,构建了“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社会化服务”全产业链,90余台(套)智能农机织就96%机械化率……这些数字在翻涌的稻浪中化作现实注脚,见证着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科技力量的深情相拥。从“弯腰弓背”到“指尖种田”,这片土地正以跃动的绿意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程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