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业 >>正文

碌曲:牦牛冬季繁殖实现新突破

2025-03-27 10:40:51 来源于:甘肃日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蔡文正 通讯员 宁大圆

初春时节,碌曲县高原牧场春寒料峭。

牦牛作为高原特有的畜种,其生产性能关系着数百万牧民的生活质量。然而,受高寒缺氧环境影响,传统牦牛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繁殖特征:每年7至9月为发情期,次年春夏季节产犊。这种自然规律导致犊牛生长期与牧草丰茂期错位,幼畜越冬成活率不足60%,母牛两年一胎的繁殖效率严重制约着牧业效益。

碌曲县通过种质改良、饲草料补贴与科学管理协同驱动,成功实现了牦牛在传统非发情期的冬季产犊。

碌曲县农业农村局和科学技术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首先从遗传改良入手,引入携带“延长繁殖周期”基因的优质种公牛,逐步优化种群结构,构建起核心繁殖群。

为解决营养供给这一关键短板,碌曲县制定了11项政策措施。2025年,碌曲县新列支180万元牲畜良种补贴资金,150万元的藏羊、牦牛舍饲养殖补贴,310万元优质基础母牛购入奖补资金,50万元优质种公羊奖补资金,还计划种植牧草1.14万亩,提升畜牧业稳产保供能力,形成“夏秋贮草、四季补饲”的精准营养供给模式。

“现在牦牛每天都能吃上‘营养套餐’,母牛全年都能维持良好膘情。”碌曲县格尔仓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西合道说。

随着碌曲县系列措施的持续发力,2025年碌曲县各大牧场接连传来喜讯:截至3月17日,已有44头健康牛犊诞生。新生牛犊初生重达11公斤左右,较传统春羔重量高出20%左右,成活率达到100%。

如今,碌曲县通过“十户联产”的养殖机制,将牦牛纳入统一管理体系,牲畜越冬死亡率逐年下降,出栏周期明显缩短。更可喜的是,冬季产犊模式使牛犊能在次年丰草期快速育肥。

碌曲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世忠说:“我们还将实施‘甘味’牦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加大牦牛产品营销和推广力度,为全县畜产品销售提供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