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城乡新闻网 (官网 ) ,城乡经济,城乡文化,城乡特产,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数字乡村,三产融合,农业现代化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重大国策 振兴要闻 经贸参考 经济前沿 特别报道 复兴要略 民生民声 政策解读 规划与示范 安全与健康 数据新闻 内外双循环 城乡中国 现代农民 三农博览 乡村新时代 治理与法制 科技全景 乡愁拾遗 供采资讯 机构动态 智慧发展 期刊杂志 在线视频
网站首页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乡村新时代

贠恩凤:人民的喜爱是最好的回报

时间:2020-02-26 作者:孙满桃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点击: 18349 次
0

【走近文艺家】


光明日报记者 刘平安


80岁的她始终牢记周恩来、习仲勋的嘱托,把群众喜欢的民歌唱遍三秦大地,直到今天仍坚持义务为基层群众演出。她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早点到群众中为他们歌唱。她想一直唱下去,唱到不能唱为止。



贠恩凤 受访者提供


鼠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一时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成了特殊时期的一种美德。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贠恩凤与老伴孙韶也积极响应号召,与他们热爱的人民群众“小别离”,暂时“宅”在了家中。


非常时期,记者电话采访了贠恩凤。从铿锵有力的吐字发声中,听得出80岁的老艺术家风采与气力均不减当年,岁月带给她的阅历与感动早已深植于内心。


电话拨通后,贠恩凤首先聊到了光明日报之前的几篇报道,表达感谢的同时,看着报纸上的文字,很多记忆和画面涌上心头:台下长时间站立敬礼的80岁老兵、心疼她连唱18首歌没喝一口水的90后小伙儿、握着她的手嘘寒问暖的农村老人、监狱中听完歌痛哭流涕下跪的女犯人……想到这些,80岁的贠恩凤已经泣不成声,泪水里满是感恩和激动。“我从11岁开始歌唱祖国、歌唱党、歌唱人民,为人民歌唱,几十年从未离开过人民,人民教育我、感动我、成就我,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她说,“每当想到这些,我就控制不住。”


聊起往事,贠恩凤在普通话与陕西话间来回自由切换着。说到某些歌,她张口就能哼唱,听着她的讲述,记者仿佛看到了过往的一个又一个生动的画面。


1939年12月14日,贠恩凤出生在古都西安,她从小就在唱歌方面展现出过人的天赋,声音清脆得像银铃声。读小学时,学校里大大小小的活动都会让贠恩凤登台唱歌。她喜欢唱,也不怯场,对她来说,唱歌就像玩儿一样,但玩着玩着,就把唱歌“玩”成了一生的职业。


1951年“六一”儿童节,还是小学生的贠恩凤参加了一场演出,她的演唱引起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一位记者的注意。那位记者将这个天赋异禀的女娃推荐给了台里的文工团团长余景儒。不久后,贠恩凤参加了西安市举办的中小学歌咏比赛。她的演唱赢得了现场观众的肯定,也让评委席上的余景儒“坐不住了”。演唱刚结束,他就跑到后台找到贠恩凤的老师说:“这个女娃俺们收了。”


11岁的贠恩凤不懂什么叫“把她收了”,回到家告诉母亲后,母亲直感叹:“俺们娃好福气。”不久后,余景儒代表文工团来接贠恩凤,而她正像往常一样坐在家门口的大树上唱歌。来到大树下,余景儒抬头问:“贠恩凤家在哪?”“在这呢。”贠恩凤说着从树上跳下来就往家跑,大老远就冲母亲喊:“妈,人家来了,人家来了……”


刚被接到团里的贠恩凤初生牛犊不怕虎,人家让她唱,她就一首接着一首地唱。贠恩凤以为是来玩,一连唱了五六首歌之后说:“我回了。”人家说:“娃,你不能回了,你参加革命了。”她问:“啥叫参加革命?”人家说:“参加革命就是为人民服务。”她又问:“啥叫为人民服务?”人家说:“你声音好,咱们单位就挑了你一个,这就是参加革命了。以后大哥哥大姐姐和团长教你,到各地为人民群众演出,这就是为人民服务。记下了吗?”她点点头说:“记下了。”从那时起,“为人民服务”成了贠恩凤一辈子的坚守。


贠恩凤先后师从郭兰英和王昆两位著名歌唱家,她们的悉心指导成就了今天的贠恩凤,尤其是郭兰英,对这个学生有着特殊的感情。1958年,18岁的贠恩凤在一场音乐会上演唱《翻身道情》,当时已经凭借《我的祖国》红遍大江南北的郭兰英被深深打动,直接冲上舞台一把抱住她,赞不绝口,由此成就了“山陕组合”的佳话,成就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信天游唱给毛主席听》等经典作品,也成就了“黄土高原上的银铃”。


除了两位恩师在艺术上的帮助,另外两位“老师”的话也深刻影响了贠恩凤的一生。周恩来总理曾鼓励她:“以后要多唱民歌,人民是喜欢民歌的。”习仲勋同志则希望她坚持“唱群众喜爱的歌曲,做群众喜爱的歌手”。


贠恩凤牢记周恩来和习仲勋的嘱托。几十年来,她不畏艰险辛劳,走进社区、田间、矿山、监狱,把群众喜爱的民歌唱遍三秦大地。她不要钱,也不收礼品,人民需要她,她就毫无保留地唱,人民喜欢对她来说就是最好的回报。她不摆架子,也不挑地方,即便在火车上被人认出来,大家想听她唱歌,她也能给大家唱一路。


贠恩凤曾无数次地义演和捐款,但她过得却比普通百姓还要节俭。她以前经常穿一件80块钱的风衣和一双25块钱的鞋,别人问她多少钱,她都照实回答。有人劝她穿贵点的衣服或者把价格说高一些,她说:“我觉得这样挺好,衣服穿得再好,没有观众的喜爱和支持也没啥用。”


像贠恩凤一样精神追求远高于物质追求的还有她的老伴孙韶,他们是别人羡慕的神仙眷侣,是年轻人神往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模范。他们在团里相识相知相爱。直到现在,说起老伴,贠恩凤仍然赞不绝口:“孙老师谱曲好,演奏好,画画好,写字好,几乎没有他不擅长的。”声音中满是自豪、爱慕与幸福。他们一起排练,一起演出,一个伴奏,一个唱,有时唱男女对唱的歌,孙韶也会搭几句,每当这个时候,台下都会欢呼不断。


两年前,贠恩凤经历了一场车祸,她被铲飞到空中然后重重摔下,过了一趟鬼门关,又回来了。老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贠恩凤希望把福带给她热爱的人民,她想一直为人民歌唱,唱到不能唱为止。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26日 13版)

转自:光明网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

复兴要略

更多+

振兴要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主管: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

主办: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承办:北京华文共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顾问:金启涛 主编:朱志福 执行主编:谢谦诚 副主编:谢立平

电话:010-67056229

Copyright©2016-2023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城乡新闻网

京ICP备160374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