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城乡新闻网 (官网 ) ,城乡经济,城乡文化,城乡特产,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数字乡村,三产融合,农业现代化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重大国策 振兴要闻 经贸参考 经济前沿 特别报道 复兴要略 民生民声 政策解读 规划与示范 安全与健康 数据新闻 内外双循环 城乡中国 现代农民 三农博览 乡村新时代 治理与法制 科技全景 乡愁拾遗 供采资讯 机构动态 智慧发展 期刊杂志 在线视频
网站首页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振兴要闻

浅议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

时间:2018-10-12 作者:石世印 来源:中国城乡新闻网 点击: 16085 次
0

 

浅议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必须着力把握的十二个重要关系


作者:石世印

        


石世印  原总装备部科技委常任委员,正军、少将


杨君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军民融合发展政策法规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


     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受到全国党政军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把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作为“试验田”,重要意义在于要由此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开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路子,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但必须看到,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是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纵观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放眼未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时代要求,加快推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以下重要关系。




一、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毫无疑问,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地方政府当然责无旁贷,理应首当其冲。但务请明白,国家创新示范区是全国的“试验田”,这就是说,示范区建设单靠地方政府是不行的,如果只有地方的积极性,即使全力以赴,撸起袖子加油干,也可能步履维艰,甚至事倍功半。因此,作为国家战略工程,必须充分调动和依靠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和国家、军队等有关部门都负有重要责任,从战略谋划、顶层设计、组织实施以至督导检查,“两个积极性”要贯穿于全过程,这是示范区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强大动力。因此,地方政府一定积极主动地向中央党政军部门汇报情况,加强沟通,听取意见,争取指导,勇当开路先锋。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凝聚国家意志,发挥举国体制优势,上下一盘棋,军地一条心,形成强大合力,确保“试验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而且花香四溢、生机盎然。

 

二、富国和强军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军民融合发展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一般来讲,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无论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示范区建设更应把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为重大课题,摆在突出位置。从根本上讲,关键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坚持两点论、讲两句话:地方要强化国防观念,加大对军队建设支持力度,自觉将经济建设布局调整和国防建设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军队某些部门要破除大而全、小而全以及本位主义的传统观念,改变自成体系、自我保障、相对封闭的发展方式,自觉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200512月,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军队建设能利用民用资源的就不自己铺摊子,能纳入国家经济科技体系的就不另起炉灶,能依托社会保障资源办的事情都要实行社会化保障。当然,所谓“融入”并非如某些人讲的是化学反应,都“融化”了,而是改变军民二元分离结构,国防和军队建设以新的形态和方式植根于更加雄厚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一般来讲,军民融合应坚持军事优先、军为首要的原则,因为这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全。对于军工系统而言,核心是优先确保完成军品任务,同时大力开发民用产品,加快军用技术转民用,带动和促进国家高科技及其产业发展。但决不能把军事优先、军为首要,拓展为处理整个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的原则。从总体上讲,我国仍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明确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国防和军队建设要服从国家建设大局。一句话,处理富国和强军的关系,就是要坚持两头兼顾,促进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实现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同步增长。

 

 


三、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构建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的工作运行体系,是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保障。实际上,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一直努力探索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问题,其中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定位和有效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功能作用,这将是示范区建设中要下大力研究突破的重难点问题。难就难在“需求牵引”的双重性,既包括军事需求,也包括民用需求,而两种需求的特性决定了“两手”作用的力度、程度各不相同。这里要强调的是,国内军品市场是一个很特殊的市场,而市场并不简单地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根本在于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尤其是竞争规律、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比如,军工行业政府主导这一条肯定要长期坚持下去,但决不能因此固步自封,搞行业垄断。20011月,江泽民总书记曾严肃指出,现在遇到的突出问题,首先是国防科技工业本身。我们的国防科技工业长期形成的军民分割、自成体系的模式,与我国改革的深化和新一轮军事竞争的形势不相适应。在新的时代,军工系统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支持有优势的民企特别是高科技民企参与军工科研生产,努力形成军品市场有序开放竞争的良好局面,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四、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按照中央的指示,要通过示范区建设总结提炼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既然可复制可推广,就意味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引领性。但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共性寓于个性,离开特殊性、个性,普遍性、共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毛主席说过,我们共产党要顶天立地,天就是马列主义,地就是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顶天立地就是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我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中央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确定了大政方针,明确了目标重点,出台了政策举措,而且对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当务之急是要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上用气力、下功夫。当地政府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挥优势,彰显特色,不然示范就失去了根基。还有一点,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我们认为,这是主要任务、总体目标、基本要求。但由于要素不同、领域各异,融合的对象、内容千差万别,具体的融合方式、途径、办法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搞固定的模式,应当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充分体现特色。

 

 

五、传统与新兴的关系

 

    20167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基础领域资源共享体系、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社会化体系、国防动员体系。近年来,强调要着眼谋取战略竞争新优势,突出抓好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谋篇布局,推动融合由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拓展,形成海洋、太空、网络、生物、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融合发展布局。对于示范区而言,如何全面理解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处理好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军民融合的关系,需要科学运筹、全面规划。我们认为,从军民融合发展的实际来看,不能把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截然割裂开来,传统领域是新兴领域的重要依托和基础,无论传统领域还是新兴领域,都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有的新兴领域实际是传统领域的创新和拓展。比如,国防科技工业历来就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本身就是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的融合体。从工作指导上讲,要高度重视新兴领域对传统领域军民融合的带动、引领和提升作用,促进整个军民融合发展提高到新水平,为加快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提供新的强大支撑。


六、保军和转民的关系

 

    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经常提到“军转民”。从表面看,这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却突出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简称军工)发生的深刻变革和重大调整。在军工改革和发展的史册上,被称之为战略性转变和第二次创业,足以说明其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和深远意义。近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是军民融合的重点,也是衡量军民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不容置疑,军工系统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主体作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军事需求为主导,把“保军”放在首位,作为第一要务,保质保量,优先完成。同时,也要毫不动摇地把“转民”作为重要任务,乘势而上,有所作为。当地政府一般有多家军工单位,随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可能还会逐步增多,正确处理保军和转民的关系,至关重要,尤为迫切。尤其要指出的是,根据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要求,国防和军队建设要深深融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系。因此,保军不仅要依靠军工系统的力量来“保”,也要积极吸纳有优势的民口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以及民营企业共同来“保”,使“保军”建立在整个国家科技工业基础之上。此外,“转民”也要把着力点放在国防科技转民用上,而且要善于和民口的科技力量融合一体,发挥国防科技转民用的最大效益,提高国家的战略竞争力。概括地讲,在新的时代,军工系统务必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保军和转民的关系,强化军民融合的理念,发挥军民融合的优势,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格局,建立军民融合型的新体系,为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提供强大支撑。



 

七、准入和监管的关系

 

    这是事关“民参军”成败的根本所在。所谓“民参军”,当初主要是指要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分割以及所有制界限,鼓励、引导、支持有优势的民企包括民营企业通过竞争进入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领域,推动军工调整改革和战略重组。近几年来,随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的建立完善,“民参军”势头强劲,准入的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往往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向,突出问题在于准入后的监管没能及时跟上,甚至发生误导的现象。比如,有的宣扬“民参军”要实现“利润最大化”,有的妄言军工科研生产“不惜代价、不计成本”,还有的把“民参军”泛化,提出要“遍地开花”。凡此种种,都不利于“民参军”持续健康发展。从历史的经验教训来看,强化监管尤其要把好两关:一是质量关,必须严上加严。邓小平同志曾尖锐地指出,军品质量必须百分之百合格,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不行,在质量问题上要寸步不让,质量不好是要死人的。他还强调,军工改成订货关系,实行合同制,合同的首要一条就是确保质量。二是保密关,必须慎之又慎。再先进的武器装备,如果核心技术、性能指标泄露出去,就丧失了威慑力和实战能力。这些年,出卖机密情报的违法犯罪时有发生,有的因此被推上断头台,有的被捕入牢房,也有的畏罪自我了断。真是触目惊心!所以,对“民参军”,一要准入,二要监管,两者要同步,两手都要硬。


八、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改革是为了发展,发展必须改革,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一条基本经验。显然,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巨大变革和伟大成就,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多次尖锐指出,我们的军工体制基本上是学的苏联模式,苏联体制的突出问题是军工孤立地一马当先,带动不了民用工业,带动不了整个经济和技术,要从照搬的苏联体制解放出来,在国家统一规划下,走军民结合的道路,这是个大方针。正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意见要求,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军工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改革。特别是各军工部由当时的军委国防科工委归口管理划归国务院直接领导,军队和军工企业改为订货关系、实行合同制,改变“不做军火商”的老框框、实行对外开放等,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军工生产力,带动和促进了国家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发展,要求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为此,必须通过改革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着力解决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建立和完善新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近几年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必须适应新时代的新任务、新要求、新特点,树立改革和发展永远在路上的观念,正确处理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坚持深度发展必须深化改革,深化改革推动深度发展,使深化改革成为加快深度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强大动力。



 

九、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作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毫无疑问要把着力点放在“创新”上,特别是政策制度、体制机制和结构调整优化等方面。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历史性成就来看,示范区在军民融合方面并非一片空白,而是有积累、有基础、有作为的。众所周知,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建立在我国长期以来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和军民融合发展基础之上的。当地政府一般有大量驻军,有多所军队院校、军工院校,以及多家军工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都是历史发展和巨大变革的亲历者、实践者、开创者,必定积累不少成功的经验,这是继往开来的重要基础。我们认为,军民融合发展从本质上说,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和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经历了从军民结合到寓军于民,从寓军于民到军民融合,军民融合从初步融合到深度融合的三次历史性跨越,而每次跨越都是在坚持和继承基础上实现的。因此,示范区建设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更有利于在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成功经验上开拓创新,少走弯路,力避失误,确保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发展。  




十、体系和龙头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要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但从目前的研究和讨论中,对于“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内涵,还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有的认为,主要是上面谈的“六大体系”及能力;有的则认为,“国家战略体系”是国家有关发展和安全、富国和强军诸多战略的集成,其中包括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七大战略。此外,对于“国家战略能力”的定位也有不同的说法。本世纪初,江泽民总书记曾提出,国家战略能力,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各个方面,包括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构成的全部综合国力。其中,军事战略能力是国家战略能力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目前认识不同、理解各异、说法有别,从示范区建设来讲,一定要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比如,对于“高效益”,既要讲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要注重军事效益;既要考虑社会生产力,更要考虑部队战斗力。同时,在体系建设中,一定要突出重点、抓住龙头。概括地讲,在示范区创新发展中,要注意向新兴领域聚焦发力,在新兴领域中要把海洋作为重中之重,在海洋领域又要注重抓龙头工程和重大项目。总之,要以重点带动全局,以龙头引领体系。此外,在示范区建设中,要始终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

 

十一、自主和借鉴的关系

 

    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是中央赋予示范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经验从哪里来?当然主要靠示范区在实践中探索创造,姑且叫原始创新,但也要注意学习借鉴,包括国内各类示范区建设经验及国外的经验,姑且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事实证明,无论革命、建设、改革,都要重视总结经验,这是重要法宝,也是成功之道。早在1965年,毛主席在同程思远谈话时说过,“我们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上世纪八十年代,针对如何推进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不靠上帝,而靠自己努力,靠不断总结经验,坚定地前进。我们认为,示范区不仅要重视阶段性的经验总结,而且要把总结经验贯穿于全过程、全系统、全方位;不仅要注重示范区建设内在规律的探索总结,而且要重视从组织管理角度总结示范区建设的特点规律。历史告诫我们,要总结出真正管用、实用、好用的经验,一定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特别是源于实践一线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一定要突出问题导向,特别是总结那些破解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的成功经验;一定要激励百花齐放,特别是要支持、鼓励军地各有关部门、单位从实际出发,及时总结各自具有特色的宝贵经验;一定要坚持辩证思维,特别是要以唯物辩证法指导总结经验,坚决防止形而上学和烦琐哲学。这样,总结提炼出来的经验,才能建立在实事求是、科学完整的基础之上,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实践的检验,才能真正起到创新示范作用。


十二、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有关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和军民融合的思想理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时代,源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在新的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既是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也是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又是体系结构的战略重组。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实际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工程,也是前所未有的社会实践。可以肯定,在推进示范区建设发展进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必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从总体上看,我们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特别是对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规律的认识和应用,远未达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转变。因此,一定要按照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的认识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对示范区建设的探索实践,不断深化对示范区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增强工作指导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时效性。同时,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化,实践无止境,认识无穷尽。我们的认识,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破除旧的观念,达到新的境界,指导新的实践,实现新的飞跃。所谓脑筋一换、天地宽,真谛就在于此。正如毛主席所说: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的理论上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飞跃。示范区一定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贯穿于各项建设和工作实践中去,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和指导新的工作实践,把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一定能从国家战略全局出发,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一定能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坚定决心和毅力,迎接挑战,攻坚克难;一定能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开创示范区建设的新局面,确保中央的重托厚望变成举世瞩目的光辉现实!

 责编:唐晓敏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

复兴要略

更多+

振兴要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主管: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

主办: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承办:北京华文共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顾问:金启涛 主编:朱志福 执行主编:谢谦诚 副主编:谢立平

电话:010-67056229

Copyright©2016-2023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城乡新闻网

京ICP备160374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