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城乡新闻网 (官网 ) ,城乡经济,城乡文化,城乡特产,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数字乡村,三产融合,农业现代化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重大国策 振兴要闻 经贸参考 经济前沿 特别报道 复兴要略 民生民声 政策解读 规划与示范 安全与健康 数据新闻 内外双循环 城乡中国 现代农民 三农博览 乡村新时代 治理与法制 科技全景 乡愁拾遗 供采资讯 机构动态 智慧发展 期刊杂志 在线视频
网站首页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政策解读

人民网评:合约长达99年,“靓号”附加条件逆天了

时间:2018-10-01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城乡新闻网 点击: 16417 次
0


人民网评:合约长达99年,“靓号”附加条件逆天了

 

中国的手机“靓号”使用者,正陷入一种集体的愤懑中。

 

    自924日媒体报道了手机尾号6789的移动用户张先生降低资费被拒一事后,截至27日晚,又接到类似投诉40起。多位消费者反映,其使用的手机号被划定为“靓号”后,每月被设定了最低消费额度,且部分合约年限长达99年!

 

    99年?你确定这不是玩笑?一朝用靓号,一辈子做“韭菜”,忒过分了吧?

 

    靓号,又被称为吉祥号。手机号码本无高低贵贱,所谓靓号,完全是运营商利用用户讨彩头心理的小动作。长期以来,竟成了门生意,还额外收费,净弄些不平等条款。部分运营商嘴上喊着支持提速降费的口号,却用套路靓号用户的做法“止损”,这不厚道。要改变这种局面,离不开行业监管,有时甚至需要国家层面的关注。

 

   不难看出,运营商以一种“请君入瓮”的伎俩对付手无寸铁的用户。例如,很多运营商首次办理靓号业务时,反复强调可以更改套餐,但当用户依约申请更改套餐时,却被告知,最低消费是终身制。如此忽悠加欺瞒的手法,和那些在街头卖“大力丸”的有啥区别?

 

    运营商不仅在游戏规则的制订上、话语权的分配上占据绝对优势,往往还打着法律法规的擦边球,甚至直接越过法律法规另整一套看似公允实则霸道的规则体系。用户面对连法理都敢漠视的运营商,又有几成胜算?

 

    众所周知,通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什么是靓号,换句话说,法律并不承认靓号的存在。理由是,靓号无法在正规市场进行定价。而根据《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取得码号使用权后,不得向用户收取选号费或占用费。靓号买卖并不合法。《电信条例》中,也有类似规定。

 

    要彻解靓号争议,必须依照法律精神,叫停这种“靓号附加条件”的机制。对运营商借“靓号”变相额外收费的行为说不,是堵塞乱收费暗流,廓清笼罩在号码资源上的迷雾,全力推动提速降费的应有之举。

 

    27日下午,安徽省工商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一位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后,三大运营商仍强调这一做法的合理性,声称准备降低条件,而不愿意从根本上纠正。

 

    这种习气不可惯。这也再次说明彻底叫停靓号附加条件的必要性。运营商斤斤计较、和有关部门讨价还价的表现,凸显了乱收费暗流的“含金量”,凸显了提速降费没能大刀阔斧的阻力所在。

 

    这几年,总理的几次喊话,主管部门的督促,使得运营商的提速降费有了一定的进展,但谈不上流畅。这个月,国务院第八督查组通过对网友意见的梳理发现,提速降费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手机套餐套路、陷阱多,资费不降反升,这是第一大问题。

 

    毫无疑问,“靓号附加条件”是亟待搬走的一块拦路石。提速降费是一场由表及里的变革,把那些影影绰绰甚至见不得光的东西拿走,首当其冲!

 

责编:王军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

复兴要略

更多+

振兴要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主管: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

主办: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承办:北京华文共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顾问:金启涛 主编:朱志福 执行主编:谢谦诚 副主编:谢立平

电话:010-67056229

Copyright©2016-2023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城乡新闻网

京ICP备160374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