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城乡新闻网 (官网 ) ,城乡经济,城乡文化,城乡特产,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数字乡村,三产融合,农业现代化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重大国策 振兴要闻 经贸参考 经济前沿 特别报道 复兴要略 民生民声 政策解读 规划与示范 安全与健康 数据新闻 内外双循环 城乡中国 现代农民 三农博览 乡村新时代 治理与法制 科技全景 乡愁拾遗 供采资讯 机构动态 智慧发展 期刊杂志 在线视频
网站首页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重大国策

接地气才能办好村里的事(话说新农村)

时间:2018-08-12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城乡新闻网 点击: 10524 次
0


乡村有着与城市不同的特点,不能想当然地用城市思维去谋划乡村发展、设计乡村未来

  

     乡村建设和发展中,仍有一些让基层干部感到困惑的事。有基层干部说,有关部门拨款300万元用于修缮村里的古宅,但光是危房鉴定、招投标、外包设计、施工管理等这些流程费用,就要花掉五六十万元。村干部困惑:村里的工匠完全可以胜任修缮工作,为啥一定要找外面的专家来设计?一位村支书说,过去农村建设主要靠本村农民自己投工投劳完成,现在村里搞点儿建设都要招投标,导致只能相邻的村庄互相“承包”对方村里的活儿。为啥自己村里的活儿不能自己干?村干部的困惑值得思考。

 

    应当说,严格规范农村建设审批、设计、施工等流程,借鉴了城市建设的有益经验,有助于解决一些乡村不顾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随意改变土地用途、私搭乱建、缺少科学设计、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有利于遏制基层贪腐案件的发生,会让乡村事务管理更加现代、更加严谨、更加规范。但是,新的流程中由于审批环节多、涉及部门多、费用相对高等原因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有的地方因为项目审批周期拉得太长,该搞的村庄建设干脆放弃了。有的地方出现个别村子为了完成流程应对检查而弄虚作假的情况。有的村干部觉得为难,一项小工程总造价才5万元,哪个城里的公司愿意给设计?又该如何进行招投标?

 

    无论是乡村建设,还是乡村管理,都要看到乡村有着与城市不同的特点。有些在城市建设、管理中行之有效的方法、经验不一定能适应现实的农情村情,未见得能发挥在城里那么大的作用。如果不注重农村的现实情况,不去深入地了解农业、农村、农民,只是想当然地用“先进”的城市思维去谋划乡村发展、设计乡村未来,难免会脱离农村实际,甚至带来一些不良后果。

 

    无论是从我国农村改革的经验看,还是从乡村振兴的现实看,农民都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家门口的建设怎么搞,村里的事儿怎么办,农民往往最有发言权。随着人才回流乡村,村里的能人、巧匠越来越多,经过城市的熏陶洗礼,他们也能更加适应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新形势。因此,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应当多从农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多听听他们的声音,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充分吸纳他们的智慧,让村里的能人巧匠有用武之地,这样才能把村里的事儿办得让村里人满意。

 

    让政策更适应农情村情,把农民参与农村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有关政府部门的“放管服”意识不可或缺。一方面要简政放权,该简化的手续简到位,该降低的收费降到位,该部门间沟通协调的改到位,该有实施细则的政策细到位,别让政策性“路障”给乡村建设和发展“添堵”,也别让基层干部群众看着好政策不知该咋用。另一方面,该有的监管也要管到位,通过事前规范和事后监管设置好边界,不让乡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跑偏”。

 

    如今,乡村振兴的蓝图已经绘就,乡村建设和发展迎来新机遇,愿每一个乡村的发展梦想都能顺利实现。


来源:人民网


责编:张丹    王慧慧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

复兴要略

更多+

振兴要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主管: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

主办: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承办:北京华文共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顾问:金启涛 主编:朱志福 执行主编:谢谦诚 副主编:谢立平

电话:010-67056229

Copyright©2016-2023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城乡新闻网

京ICP备160374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