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城乡新闻网 (官网 ) ,城乡经济,城乡文化,城乡特产,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数字乡村,三产融合,农业现代化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重大国策 振兴要闻 经贸参考 经济前沿 特别报道 复兴要略 民生民声 政策解读 规划与示范 安全与健康 数据新闻 内外双循环 城乡中国 现代农民 三农博览 乡村新时代 治理与法制 科技全景 乡愁拾遗 供采资讯 机构动态 智慧发展 期刊杂志 在线视频
网站首页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复兴要略

保障大国粮仓安稳 筑牢经济发展根基

时间:2022-01-05 作者:城市乡愁 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 6984 次
0

仓廪实,天下安。迈步新征程,巩固提升粮食安全生产能力,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就一定能保障大国粮仓安稳,为经济发展筑牢根基。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解决好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近段时间,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在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2022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粮稳天下安,稳住粮食,对做好经济工作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14亿人口,不能指望别人养活。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十八连丰”。应该说,我国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粮食产量高、供应稳、储备足,也为稳经济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放眼国际国内,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

从中长期看,由于人多地少,我国粮食供求仍是紧平衡态势,且“紧平衡”越来越紧。受到资源、环境以及育种技术研发水平等多重因素制约,我国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世纪疫情、极端天气等因素也给全球粮食生产带来不确定性。近年来国际上一有风吹草动,各国首先捂紧自己的粮袋子,保障粮食供应链稳定难度加大。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必须谋划长远。粮食生产的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这些关键点要一个一个抓落实、抓到位,努力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评估数据显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提升12个等级,粮食产能将平均提高10%20%。但是目前,我国耕地质量总体上不高,中下等质量的耕地占70%左右。此外,一些地方放着大片良田不种粮食,去建养殖场、种花卉果木,甚至用来搞绿化、搞景点,有的还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田,这些进一步加剧了耕地质量恶化的风险。因此,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加快建设旱涝保收、绿色生态的高标准农田,不断夯牢粮食产能基础。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水稻、小麦、大豆全部为自主品种,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但在一些品种、环节和领域,仍有短板和弱项。比如,一些种质资源库(圃)由于经费不足,保存、保育、复壮等工作时断时续,特别是尖端科技人才缺乏,造成我国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部分工作较为滞后。因此,要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生产应用广、市场潜力大的粮食新品种,不断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想方设法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是抓好粮食生产的关键举措。这就需要进一步压实地方党委政府重农抓粮责任,加强政策供给;不断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入;完善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和防病虫害发生的能力,等等。据了解,财政部门已提前下达明年相关转移支付资金和农机购置补贴等,这有利于调动农民投资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仓廪实,天下安。迈步新征程,巩固提升粮食安全生产能力,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就一定能保障大国粮仓安稳,为经济发展筑牢根基。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

复兴要略

更多+

振兴要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主管: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

主办: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承办:北京华文共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顾问:金启涛 主编:朱志福 执行主编:谢谦诚 副主编:谢立平

电话:010-67056229

Copyright©2016-2023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城乡新闻网

京ICP备160374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