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城乡新闻网 (官网 ) ,城乡经济,城乡文化,城乡特产,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数字乡村,三产融合,农业现代化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重大国策 振兴要闻 经贸参考 经济前沿 特别报道 复兴要略 民生民声 政策解读 规划与示范 安全与健康 数据新闻 内外双循环 城乡中国 现代农民 三农博览 乡村新时代 治理与法制 科技全景 乡愁拾遗 供采资讯 机构动态 智慧发展 期刊杂志 在线视频
网站首页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科技全景

变废为宝 以渔治碱——盐碱地水资源渔农综合利用推广综述

时间:2021-12-20 作者:城市乡愁 来源:中国农网 点击: 7081 次
0

编者按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科研单位和各级渔业主管部门积极推进盐碱地水产养殖,该项技术日趋成熟、发展模式多样,不仅有效变废为宝提高盐碱水渔农综合生产能力,而且实现盐碱水土资源利用。本报道聚焦盐碱地水产养殖健康发展新模式,敬请关注。

仲冬时节,甘肃省景泰县五佛乡大片盐碱地上一排排鱼塘里,增氧机翻滚出的水花给鱼儿增添了活力,塘边的大棚里一垄垄小番茄、草莓长势喜人。这种“挖塘降盐、以渔治碱”的模式一改过去盐碱地“夏季水汪汪、冬天白茫茫”的景象。

景泰县的盐碱地水产养殖的成功实践,是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推广的盐碱地水资源渔农综合利用结出的硕果。该项技术的推广不仅“变废为宝”实现盐碱水土资源化利用,提高盐碱水渔农综合生产能力;而且“以渔治碱”改善土壤结构,实现盐碱地复耕,改善生态环境,走出一条盐碱地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之路。

政策引导

积极推进盐碱地渔业良性发展

我国有14.8亿亩盐碱地资源,另外还有约6.9亿亩的低洼盐碱水域。长期以来,洗盐排碱水的出路成为盐碱地治理的瓶颈问题。

盐碱地渔业是指在盐碱地上通过挖塘抬田、集成盐碱水质改良调控等各项技术,开展渔业养殖生产。2019年,农业农村部与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盐碱水域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发展盐碱水养殖。

为了促进盐碱地渔业的发展,做好规划引领和支撑作用,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牵头组织3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推广机构以及龙头企业建立了“盐碱地水产养殖科技创新联盟”,着力解决盐碱地水产养殖科技发展中重大战略、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应用推广等问题,为盐碱地渔业发展谋好前路,提供方案。

同时,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成立由3位院士牵头的盐碱地养殖产业发展规划编写组,启动了《全国盐碱地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规划以“生态优先、科学布局,因地制宜、有限目标,依靠科技、示范带动”为基本原则,提出促进盐碱地渔业产业健康发展的区域规划、技术体系和发展重点。

“盐碱地种类复杂,目前我们对盐碱水资源的总体状况掌握得还不够全面。下一步将按照盐碱地综合利用总体部署,积极推进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系统梳理不同类型盐碱水的区域分布,摸清家底、确定发展方向,持续推进盐碱地渔业发展。”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因地制宜

探索盐碱地水产养殖新模式

地处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的景泰县,由于长期大水漫灌地下水位不断回升导致土壤盐渍化严重。目前,全县103.74万亩耕地中有盐碱耕地16.3万亩,其中重度盐碱地、弃耕地约6.3万亩。

“近年来,我们利用盐碱回归水和弃耕盐碱地,大力发展水产养殖,通过开挖鱼塘抬高耕地、灌水洗盐的方式降水位、降盐分,恢复耕地、再造新田。”景泰县渔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付廷斌介绍,我们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渔农并重、修复生态”的工作思路。

如今,景泰县已开发盐碱渔业19处、发展企业38家,全县水产养殖面积已达1万亩,抬田恢复耕地0.12万亩,改良治理盐碱地2万余亩。

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是引黄灌溉的盐碱发生重灾区,他们也在不断摸索出了“因地制宜”的方案。

“过去荒芜多年的盐碱地,已经被我们改造成了1800多亩鱼塘。”宁夏泰嘉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永利说起亲身经历的盐碱水产养殖地,曾经的过往历历在目,“我们开始主要是打造高位池,用水泵将地下盐碱水抽到高位池里面进行养鱼,下面的土地种植水稻,形成了盐碱水利用的封闭循环。”

针对宁夏地区温度较低、有效积温比较短的情况,泰嘉渔业还采用棚塘接力的模式,先将种苗放在温棚里养殖,等温度适宜的时候再将其放到塘里生长,取得了显著效果。

目前,盐碱地水产养殖作为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已经在陕西、河北、宁夏、甘肃、江苏、天津等15个省(区、市)推广运用,因地制宜形成了华北地区的台田—浅池和稻田—沟渠—池塘模式、西北地区旱田—暗管—池塘模式、东北地区牧草—池塘模式以及华东地区“上粮下渔”和原位复耕模式等多种典型模式,为治理盐碱地和解决土壤次生盐碱化提出了新途径。

为了适应盐碱地水产养殖,相关科研单位开展科研攻关,先后掌握了水生生物适应盐碱环境的多条生理途径,确定了调节的关键因子,培育了20余种适应盐碱地养殖的水产品种。其中凡纳滨对虾、梭鲈、异育银鲫和罗非鱼在盐碱水中实现了规模化养殖。

科技支撑

打破盐碱地渔业发展瓶颈

实践证明,“挖塘降盐、以渔治碱”能够解决盐碱地治理过程中洗盐排碱水的出路,同时盐碱地渔业治理模式具有新增投入少、治理周期短、提高产业效益的优势。但是,盐碱地里养殖的水产品会好吃吗?

“盐碱水养殖的水产品带一点海鲜味。以虾为例,盐碱水养的虾风味独特,肉质鲜甜又不失淡水虾的弹性。”长期从事盐碱渔业研究工作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么宗利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盐碱水有11种类型,就像人化验血型一样,改良盐碱水的水质首先要化验好类型再对症下药。”么宗利表示,目前,他们正在研究以菌治藻的微生物方法,通过微生物杀死有害蓝藻,起到改良、稳定水质的作用。盐碱水的改良调控不是单一化学法,而是采用与生物法、物理法结合的复合水质改良调控技术。

大力推广盐碱地水产养殖以来,我国创建了盐碱地水产养殖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盐碱水质改良剂,并制定行业标准《盐碱地水产养殖用水水质》,对养殖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与此同时,我国建立起的盐碱池塘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成功开辟了在不同盐碱类型水中开展水产养殖的先例。

由于盐碱水性质特殊,复杂多变,水产品养殖过程中的水质调控、选种驯养等技术性工作尤为重要。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正在组织实施蓝色粮仓科技创新有关项目,进一步研发和熟化盐碱水质综合改良调控、耐盐碱新对象筛选及驯养等共性技术,示范应用盐碱地棚塘接力养殖、盐碱水域生态放养、盐碱池塘多生态位养殖、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等模式。

“目前我们正在加强盐碱地渔业养殖品种的筛选工作,通过对品种耐盐碱性能指标以及生长性能、生理指标、饵料系数等生长指标的综合评价,筛选出更多适合在我们盐碱水中养殖的品种。”么宗利认为,盐碱地渔业的意义在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融合,它不仅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还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希望将盐碱地渔业做成新业态,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推动水产养殖的发展。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冯建伟 见习记者 王春植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

复兴要略

更多+

振兴要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主管: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

主办: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承办:北京华文共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顾问:金启涛 主编:朱志福 执行主编:谢谦诚 副主编:谢立平

电话:010-67056229

Copyright©2016-2023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城乡新闻网

京ICP备160374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