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城乡新闻网 (官网 ) ,城乡经济,城乡文化,城乡特产,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数字乡村,三产融合,农业现代化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重大国策 振兴要闻 经贸参考 经济前沿 特别报道 复兴要略 民生民声 政策解读 规划与示范 安全与健康 数据新闻 内外双循环 城乡中国 现代农民 三农博览 乡村新时代 治理与法制 科技全景 乡愁拾遗 供采资讯 机构动态 智慧发展 期刊杂志 在线视频
网站首页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供采资讯

已经没有一粒种子属于中国农民!时隔22年高层重提“粮食安全”背后的隐忧!

时间:2021-08-22 作者:未知 来源:农业先驱者微信公众号 点击: 7936 次
0




2020年,中南海好好数了一下卡在中国脖子上的手指,并准备把它们一根一根掰开。



粮食安全赫然重回视野,种子成为最基础的一环。


当代中国农业对洋种子的依赖极大,农民每播一粒洋种子,都要多掏一份钱,辛苦钱被国际寡头吃了大半。


从东北平原到伊犁河谷,一把一把洋种子撒下去,生长出一道致密的壁垒,遮住的是中国农业的未来。


1998年中国农业才解决了量的问题。22年后,粮食安全问题重返中央聚焦点。


在12月29日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高层再次指出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



而早几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直接提到了种子和耕地,并声言要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翻身的意思,老一辈中国人都懂。如果说芯片被卡脖子,是放缓了中国冲向技术尖端的速度;种子一旦被卡脖子,那就是14亿人的饭碗。


事实上,中国的粮食安全,已从解决口粮问题,演变为经济安全、生态可持续、源头技术、劳动就业等更复杂的链条。


相比芯片,中国粮食、农业、能源、资源行业箱单部分被国际巨头垄断、被金融寡头把持。


基辛格在70年代就说过“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这是美国地缘政治、确保领导权的基础思维,也是中国必须要冲破的厚壁障。


在《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中已明确指出,中国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没有转换驱动农业生产力提升,是中国农业无法突破瓶颈的重要因素。


这是一场无止境的博弈。




没有一粒种子属于农民


中国农业已经有1万年历史了。


很多人固有印象里,农民种下作物,收获后自然就获得种子,来年又播下,这是农业自我循环的禀赋。


事实上,这种小农耕种模式,产量早已跟不上庞大人口的需求。


现代农业是,资本家更愿意像工厂流水线一样制造农产品。


为了提高单位耕地的产量,化肥和农药首先登场。


据世界银行,中国是世界上农化产品使用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单位耕地上使用农化产品最密集的国家之一。


来源:Bloomberg


如今的国际农化、种业巨头也都是从化工起家。被称为世界上“最邪恶”公司的孟山都,最初是一家生产糖精的公司,给可口可乐供货。


而后,化工巨头通过生产农药、除草剂、化肥进入了农业领域。例如,孟山都的草甘膦除草剂“农达”垄断了全球市场。


这些化工产品的应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但从经济角度看,使用除草剂的成本远低于人工,提升了土地的使用效率,直接带来产量提升。


全球首先养成了使用农药的习惯。


然后在80年代,孟山都研发了转基因技术,研发出了抗草甘膦的农作物,使农作物不会被农药一并杀死。


一手卖农化产品,一手卖抗农化的种子,促成了国际寡头们的瓜分盛宴。


种子被改造了,通过杂交、转基因的方式,优势的基因表现被结合到一起。


在这个过程中,种子“可自我复制”的自然属性被剥夺了,被私有化为寡头们的专利产品。


图源:开源证券


其他公司要使用寡头的产品,必须支付专利使用费——按固定费用每年缴付,还有些按最终产量的比例扣抵。


大部分国家的法律都保护农民的留种权,但自留种不能用于销售,而且留种也须缴纳专利使用费。这也促成了“套牌”、“白袋”现象频繁出现,给了巨头们诉讼的把柄。


当初,孟山都大豆征服阿根廷只用了5年,期间甚至逼得阿根廷修改法律,承认孟山都行为的正当性。


农化寡头首先掌控专利技术,然后拉拢粮商和大经销商坐地起价。


2002年,印度的转基因棉花种子价格在孟山都的操作下飙升了80多倍。印度是全球主要产棉国,利用其消费地位强制要求孟山都削减70%的专利费。



结果,孟山都并未如威胁那样退出印度,因为不可能将大市场拱手让给其他巨头,孟山都在价格上做出了让步。


但之后,在新一代转基因棉花种子的购买权上,孟山都卡了印度的脖子。


近年来,世界因此分割成两部分:


发达国家立法加强保护技术专利权;发展中国家努力保留农民的留种权。


然而,国际寡头失去了与各国谈判、四处维权的耐心。


他们再次运用技术优势,开发出了“基因利用限制技术”,即“生物锁”技术。


种子被上了两种锁:一种是不育技术,农民自然无法留种;一种是控制技术,让下一代的种子在很多功能上不如上一代。


对企业而言,他们绕开了纠纷,实现了技术垄断对专利的完全保护;


对农民而言,再没有一粒种子属于自己,要种地就不得不每年购种;


对环境而言,这造成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全球90%的农作物品种已经消失;主编邀请搜索关注公众号“洪七独立评论”,每日更新最新时政热点!


也造成了之后,不论美国、欧盟如何研究背书,全球民众对转基因食品都产生了恐惧。


中国种业起步很晚,国家也意识到了要扶持自己的强种子公司。


种子变革从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在2011年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后,正式推动了我国种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加强国际竞争力的进程。


在2011年,我国持证的种业公司有8700家,但他们全部的销售收入加起来才相当于孟山都一家。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行业大洗牌开始了。从2010年到2016年,中国种企最低时减少到3000余家,但并没有完全改变我国种企多、小、散、弱的局面。2016年之后又开始回温,截至18年底有5808家。


数据来源:东吴证券


目前,中国种业有50余家上市公司,但市场集中度仍然很低,行业前10名的市场份额仅占7%。


乐观者看到成长空间很大,另一派看到的是国际巨头的地位牢固。


全国前50强的种子公司研发经费加起来,还比不上孟山都的1/7。


这在业界早就不是一个秘密。


当我们还把农业当做一种土地、资源、劳动力集约型产业时,美国已经用技术密集型农业实现了垄断。


种子攻坚、独立育种会是一场持久战。


不仅要连续多年的研究,还要深厚的技术储备。


就像芯片的研发,可设计的架构、设计用的软件、制造用的光刻机都不在我手。


种子研发上,大量优势基因序列、基因检测设备都已是别人的专利技术。


更重要的是,如果芯片禁令放松,国内科技公司还有定力走自研道路吗?如果种子价格让步,国内种企会退向“造不如买”吗?




企业要取代科研院成为种子创新主体,要想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还有两大难关。


一是,原先的优良品种大量消失。


据瞭望报道,在湖北、湖南、广西等六省份375个县,71.8%的粮食地方品种已经消失。这个情况在全球发生,寡头种子产品的盛行,让传统种子缺少保护,还破坏了生态多元性。


本来,每个地方品种都是适应当地环境而生,如今大量优质、抗病、耐瘠薄的品种因此消失,新品种的开发失去了种源基础,而原先的优势品种又被巨头用专利权保护起来。


从国家层面建立优质品种资源的保护,一方面是防止绝种,一方面是防止被国外获取,从专利权上维护中国的品种资源,已经是当务之急。


二是,现阶段新品类低质、重复现象严重。


事实出人意料,每年中国都会审定登记数百种种子品类。农业部11月公布,审定通过了574个稻品种、802个玉米品种、48个大豆品种、26个棉花品种。


单从数量上来看,每年新品种是在增多的,但这其中有竞争力的、有突破性技术的品种,没有。有专家指出,80%以上的审定品种没有推广价值。


种子研发是一个十年周期左右的大工程,然而资本都是想要快速看到效果的,这倒逼研发阶段必须拿出成品。


这是没有创新的虚假创新。


如果没有长期的研发资金支持,从制度上的创新保障,那么无法吸引人才、无法改变造不如买、恶性竞争的先创,种芯片会成为空谈。


我们以为虎狼还在山海关外,外资已经进入了我们的农田、厨房和餐桌。


在十四五规划中,“安全”是首位的,持久战和底线思维是目前的主要逻辑。


种子的突破,成为了中国粮食安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转自:农业先驱者微信公众号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

复兴要略

更多+

振兴要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主管: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

主办: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承办:北京华文共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顾问:金启涛 主编:朱志福 执行主编:谢谦诚 副主编:谢立平

电话:010-67056229

Copyright©2016-2023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城乡新闻网

京ICP备160374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