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城乡新闻网 (官网 ) ,城乡经济,城乡文化,城乡特产,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数字乡村,三产融合,农业现代化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重大国策 振兴要闻 经贸参考 经济前沿 特别报道 复兴要略 民生民声 政策解读 规划与示范 安全与健康 数据新闻 内外双循环 城乡中国 现代农民 三农博览 乡村新时代 治理与法制 科技全景 乡愁拾遗 供采资讯 机构动态 智慧发展 期刊杂志 在线视频
网站首页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民生民声

品味端午,点燃文化遗产的时代光亮

时间:2021-06-14 作者:谢伟锋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点击: 7130 次
0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又到一年端午时。


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承袭了中华民族的农耕基因,浸染了儒家文化的源远流长,更抒发着华夏儿女的家国情怀。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端午节形成了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草、挂香囊等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与大众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成为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今年的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时间节点与节日刚好“撞了个满怀”。就让我们在端午之时,一起品味传统节日的时代内涵,激活蕴藏在传统佳节中的文化基因。



时与世易、俗与世变,但硬核的精神内涵始终存在。端午囊括了中华民族最为传统的节日物语,赓续着祖祖辈辈薪火相传下来的文化方式,却能和当今的生活新风尚产生密切的关联:天然绿色的粽叶可以被反复使用,利于降解的特性使它不会成为大自然的负担;赛龙舟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休闲方式,正是全民健身的良好载体;洒雄黄、采菖蒲、挂艾叶等习俗的本质是灭虫消毒,符合“环保无残留”的健康生活理念。端午节有着中国人流传千年的衣食风俗、生活方式和文化记忆,依然能在今天 “活起来”“火下去”,并和人民群众达成了共建“美好生活”的默契。这种“美美与共”的文化遗产,不妨“多多益善”。


一个国家的强盛、一个民族的复兴,文化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对于现代人而言,文化遗产不单单是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活跃在广阔大地上的生活。以往,龙舟竞技始终是端午佳节必不可少的“名场面”,其中最主要的文化内核,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一种精神之所以能沿袭数千年而经久不衰,是因为它身上集中了人们对于价值理念的美好向往,而在今年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语境下,龙舟竞技有了全新的演绎方式。四川绵阳仙海风景区今年就将以龙舟文化展的形式呈现,将端午传统民俗文化融入其中。文化遗产并非一成不变,通过创新方式和丰富形式,能让端午这一传统节日有机融入现代生活,我们对自然、生命、家国的认同与敬畏,也就此完成了“知”与“行”的升华。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让宝贵文化遗产绽放新的光彩、更好滋养人的心灵,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的团船村,当地的独居老人较多,为发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值端午佳节来临之际,团船村组织志愿者开展“包粽子送爱心”志愿活动。老人们笑逐颜开,志愿者收获满满,端午节所蕴含的人文理念,就此完成现实的落脚。而在丹东市振兴区一幼儿园,红房一社区的党员志愿者们教孩子用五彩线编香囊,讲解端午习俗的由来,体验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乐趣。文化滋味余韵绵长,在于有生力量的绵绵不息。在传统文化的洗礼中,我们让更多的后来者成为体验者、参与者,最终他们更将成为见证者、建设者,在领略文化遗产传统与现代的多个维度之中,走向美好的未来。


品味端午,点燃文化遗产的现代光亮。诸如端午节在内的文化遗产,它们拥有着过去的辉煌、丰富着今天的资源、指向着未来的希望,是我们共同守护和发扬的精神家园。一枚粽叶、一江龙舟、一个爱国诗人……端午的节日物语里,濡染华夏子孙的传统底色,靠近它、读懂它、带动它,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也就有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不竭力量。(谢伟锋)


转自:光明网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

复兴要略

更多+

振兴要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主管: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

主办: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承办:北京华文共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顾问:金启涛 主编:朱志福 执行主编:谢谦诚 副主编:谢立平

电话:010-67056229

Copyright©2016-2023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城乡新闻网

京ICP备160374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