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城乡新闻网 (官网 ) ,城乡经济,城乡文化,城乡特产,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数字乡村,三产融合,农业现代化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重大国策 振兴要闻 经贸参考 经济前沿 特别报道 复兴要略 民生民声 政策解读 规划与示范 安全与健康 数据新闻 内外双循环 城乡中国 现代农民 三农博览 乡村新时代 治理与法制 科技全景 乡愁拾遗 供采资讯 机构动态 智慧发展 期刊杂志 在线视频
网站首页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民生民声

全国政协委员建言促进疫情后行业复苏,侯光明委员提到电影产业

时间:2020-05-21 作者:孙颖 来源:北京晚报 点击: 8740 次
0

给消费者赋权时间、资源,促进文旅产业复苏;建立电影多渠道发行播映标准体系,推动电影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市场准入环节管理,助力餐饮外卖行业发展……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今天下午开幕,如何助力疫情之后各行各业复产复工,如何让疫情冲击下的诸多行业尽快复苏,全国政协委员们纷纷带着相关提案来上会。



■安庭委员


文旅产业复苏


要因时因地施策


本次疫情对我国文旅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目前各地纷纷出台激励文旅消费、复苏经济的政策,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希肯国际文化艺术(集团)公司董事长安庭呼吁,各项刺激政策应告别以往的“大水漫灌”,因时因地,精准施策。



这次疫情,不仅冲击着文旅产业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更已通过上下游产业链条传导至更广泛的服务业和消费领域。安庭说,在时间布局、空间布局上精准施策,能够规避人员流、物流、服务流、金融流、IP流长期以来不平衡、不充分的“痼疾”,同时可以最大兼顾到疫情长期防控的实际需求,从而带动全国文旅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安庭建议要因时制宜,给消费者的文旅时间资源进一步赋权,充分配比挖掘消费需求。要着力解决以往“黄金周”与“非黄金周”消费时间资源分配及其经济产出的巨大反差,进一步改进公共节日休假安排,加大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逐步扩大带薪休假制的实施面,让文旅产业的复苏与发展充分可持续。在颁布或即将颁布的文旅消费刺激计划中,应当鼓励对传统节假日与平常时段消费给予区别对待,可以体现在折扣力度、使用范围、使用权限等方面。



安庭还建议,全国各地应根据自身不同情况分别施策,统一协调部署,进一步平衡全国文旅产业的空间资源。比如针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地区以及强二线、三线城市密集的地区,指导或限制文旅消费直接补贴的比例,限制其类别。


在欠发达地区,指导并鼓励提高直接补贴的比例或全额补贴,扩大其补贴类别,可以补贴景区内部交通、住宿、餐饮等。这一政策,可以以省为单位进行集中报批,通过这一政策手段统筹兼顾,均衡刺激文旅消费。


■侯光明委员


建立电影多渠道


发行播映标准体系


疫情在全球蔓延,给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转“危”为“机”的重大机遇。侯光明、丁伟、郭运德、阎晶明、尹力、冯远征、张光北、张凯丽、王丽萍、熊召正、吉平、张斌、李国兴、刘家成、刘广、董希源等16位全国政协委员共同呼吁:推动中国电影产业转型升级,建立电影多渠道发行播映标准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侯光明说,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正在重构电影作品的消费方式与产业结构,电影作品正在冲出影院,走向更加广阔的家庭和个人放映场景。科技革新带来的文化娱乐消费领域的巨大变革正在发生,而新冠疫情对全球电影产业提出的诸多挑战,加速了制作拍摄虚拟化、协同工作远程化、发行播映渠道广泛化等的进程。



侯光明呼吁,推动高新电影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立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电影产业“新基建”体系,加强对高技术含量电影创作及制作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扶持,将“影视拍摄制作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列入国家“新基建”中的“融合基础设施”的重点支持领域中。



侯光明还建议,着手建立电影作品面向多渠道发行放映的工业标准体系,行业主管部门应整合学术界、产业界和社会组织力量,尽快构建电影面向基于手机、个人电脑、电视等多渠道终端的流媒体平台发行播映体系。尤其急需制定窗口期规则,推动国产电影作品的长线生命力,为中国电影产业的生存与转型升级提供制度支撑。



“还应推动全国院线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多元化业态升级。”侯光明呼吁,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应列支对院线多元化转型的支持资金,在现有的多厅影院基础上,向包含特色小厅影院、沉浸式娱乐中心、电影主题活动中心、微型主题公园等多种业态形式转变,推动影院经营业态的进一步多元化。


■刘筱敏委员


优化市场准入环节


助力餐饮外卖业发展


“此次疫情期间餐饮行业受损严重,但外卖帮助众多餐饮商户在堂食受限的情况下,以‘无接触’方式提供服务、保障民生,发挥了良好作用。”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会员、中科院文献中心引文数据库研究员刘筱敏说,疫情后应助力餐饮外卖行业健康发展,优化市场准入环节的管理,提振“小店经济”。



刘筱敏介绍说,2019年我国行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但是我国餐饮及外卖行业普遍面对原材料、房租、人工成本高的问题,行业整体净利润仅维持在10%左右,行业抗风险能力差,此次疫情期间餐饮行业就受损严重。



“外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餐饮行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了餐饮商户的数字化水平,大大方便了城镇居民生活。数据显示,2019年60岁以上的银发族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近30%。”刘筱敏说,应秉持“包容审慎”监管方式,鼓励和支持外卖产业发展,多措并举发挥外卖就业蓄水池作用。



具体举措上,刘筱敏建议,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消费回补。目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市场准入环节的管理优化,对激发经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有力推动许可制改革,帮助商户便捷高效准入,推动小餐饮依法入网经营,解决小餐饮商户的证照问题,简化小餐饮商户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办理程序,实现许可、登记备案100%全覆盖。坚持餐饮服务线上线下协同治理的基本原则,允许取得登记备案等合法经营凭证的小餐饮商户入网经营与食品配送,拓展网络运营新模式,提振“小店经济”。



当然,还应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为餐饮外卖行业保驾护航,比如在城市核心办公区、社区大力推进智能取餐柜建设,让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在无接触服务、智慧社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卫生监管,除餐饮应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以外,应出台外卖送餐行业标准,对送餐员、送餐器具有明确的规定。同时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大环境下,提高餐饮外卖全流程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措施。



本报记者:孙颖


转自:链湾版权服务中心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

复兴要略

更多+

振兴要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主管: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

主办: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承办:北京华文共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顾问:金启涛 主编:朱志福 执行主编:谢谦诚 副主编:谢立平

电话:010-67056229

Copyright©2016-2023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城乡新闻网

京ICP备160374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000号